时间: 2025-05-07 07: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5:06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七
作者: 高燮 〔清代〕
山庐好,无物不忘机。
洗砚招鱼吞墨饱,
曝书遇蠹食仙肥。
他日或能飞。
这座山间的小屋真好,
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我会忘记。
洗砚台招来鱼儿,吞下满腹的墨水;
曝晒的书本遇上虫子,吃得仙气十足。
或许有一天我能飞翔。
本诗中提到的“洗砚招鱼”可以联想到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依赖,而“曝书遇蠹”则反映了文人创作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诗中隐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了文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燮,清代诗人,字子宁,号秋水,原籍山西,后迁居北京。他在诗词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擅长描写山水,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希望通过描绘山间生活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间生活的恬静与富足。开篇“山庐好,无物不忘机”,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隐含着对世俗纷争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接着通过“洗砚招鱼吞墨饱”,诗人将写作与自然结合,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在“曝书遇蠹食仙肥”中,诗人面对创作中的困难,展现出一种乐观态度,认为即使遇到虫害,书本的内容依然丰富,给人以启迪。最后一句“他日或能飞”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象征着自由与超越,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自然和谐共处,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山庐好”中的“庐”指什么? A. 山 B. 小屋 C. 河流
诗中“洗砚招鱼”表达了什么意境? A. 感叹生活的无聊 B. 灵感的涌现与自然的和谐
“他日或能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期许? A. 逃避现实 B. 对自由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