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延泉夜泊》

时间: 2025-04-30 18:46:06

诗句

露重天高霜气清,满江流水浩无声。

山钟响歇渔镫远,独倚帆樯看月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6:06

原文展示:

露重天高霜气清,满江流水浩无声。
山钟响歇渔镫远,独倚帆樯看月明。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露水很重,天空高远,霜气清冷,江上流水滔滔,寂静无声。渔船的灯火在远处隐约可见,山上的钟声也渐渐消失,我独自倚靠在船帆上,静静地欣赏明亮的月光。

注释:

  • 露重:夜晚湿气重,露水多。
  • 天高霜气清:天空高远,气候清新,带有霜气。
  • 满江流水浩无声:江水奔流,声响微弱,表现出宁静的氛围。
  • 山钟响歇:山上的钟声停止了。
  • 渔镫:渔船的灯火。
  • 独倚帆樯:一个人倚靠在船帆上。
  • 月明:明亮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润璋,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澄江,生于江苏。罗润璋在诗歌创作中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尤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夜晚的江边,诗人可能在旅途中,借助优美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延泉夜泊》是一首描写夜晚江边景色的诗,展现了宁静、清新、自然的氛围。诗的开头用“露重天高霜气清”描绘了清晨时分的自然环境,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清新而冷冽的气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接下来“满江流水浩无声”,则通过对流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深邃。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山钟响歇渔镫远”这一幅图景,渔船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山上的钟声也随之消逝,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静谧感。最后一句“独倚帆樯看月明”,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独自吟咏、沉思的心境,月光照耀下,心灵得以升华。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宁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重天高霜气清:夜间的露水沉重,天空高远,气候清冷,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满江流水浩无声:江水汹涌而来,却没有声响,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
    • 山钟响歇渔镫远:山间的钟声渐渐停止,远处渔船的灯火微弱,增添了孤寂的情感。
    • 独倚帆樯看月明:独自倚靠在船帆上,凝视明亮的月光,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通过“满江流水浩无声”,将流水与浩大联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感受。
    • 对仗:如“露重天高”和“霜气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露水: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 江水: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声。
  • 渔镫:象征着孤独与思索的夜晚。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美好,诗人依靠在船上,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夜晚景象主要有哪些元素?

    • A. 露水、江水、钟声、月光
    • B. 灯火、风声、鸟鸣
    • C. 霜雪、雷电、海浪
  2. “独倚帆樯看月明”中,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思索
    •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江水与月光的意境,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联系;而罗润璋的《延泉夜泊》则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的内心世界,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罗润璋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延泉夜泊》这首诗歌,体验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章 斫脍怀永叔 送王言秀才归建昌 和十二月十七日雪 蚯蚓 送甥蔡駰下第还广平 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 送洪秘丞知大宁监 送王介甫知毗陵 送张子野秘丞知鹿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进丁 壤末 空天飞机 不食马肝 体贴入微 反犬旁的字 谗讥 户字头的字 随风转舵 力字旁的字 大有径庭 万开头的成语 情深一网 鱼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助天为虐 包含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