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侄阿钟觅字与诗》

时间: 2025-07-30 12:19:41

诗句

阿钟五岁已大奇,从我觅字与觅诗。

栗梨不爱爱纸笔,此意岂是寻常儿。

吟诗写字非难事,字画是心诗是志。

器量充周志气宏,劲笔雄辞皆极致。

吾家鼻祖丰城公,庭叱百万无虓雄。

子孙世袭节义风,流传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希有,四经七举为龙首。

不作孙弘曲学儒,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积善源深长,争奇竞秀生诸郎。

诸郎更有如钟者,引领丹山群凤凰。

晓窗读书肯至午,夜灯琅琅明月庑。

只今小年已勤苦,从此读书到十五。

贯经窗史包今古,雪坡痴叔未足多,十驽骥子一跃过。

河南晁氏曾有样,二十子弟俱高科。

汝今群从多兄弟,勋业相期各如意。

家塾相师学圣贤,庙堂再拜传忠义。

羲献帖,李杜诗,遗踪虽在不必追。

请赓庆历徂徕颂,更立中兴浯水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9:41

原文展示:

侄阿钟觅字与诗
作者:姚勉

阿钟五岁已大奇,
从我觅字与觅诗。
栗梨不爱爱纸笔,
此意岂是寻常儿。

吟诗写字非难事,
字画是心诗是志。
器量充周志气宏,
劲笔雄辞皆极致。

吾家鼻祖丰城公,
庭叱百万无虓雄。
子孙世袭节义风,
流传直至江西翁。

江西夫子今希有,
四经七举为龙首。
不作孙弘曲学儒,
文章只是宗元佑。

祖宗积善源深长,
争奇竞秀生诸郎。
诸郎更有如钟者,
引领丹山群凤凰。

晓窗读书肯至午,
夜灯琅琅明月庑。
只今小年已勤苦,
从此读书到十五。

贯经窗史包今古,
雪坡痴叔未足多,
十驽骥子一跃过。
河南晁氏曾有样,
二十子弟俱高科。

汝今群从多兄弟,
勋业相期各如意。
家塾相师学圣贤,
庙堂再拜传忠义。

羲献帖,李杜诗,
遗踪虽在不必追。
请赓庆历徂徕颂,
更立中兴浯水碑。


白话文翻译:

阿钟五岁就非常聪明,
跟我一起寻字和作诗。
他对文房四宝并不热爱,
难道这心思是一般孩子能有的吗?

吟诵诗词、写字并不难,
字形是心意,诗句是志向。
胸怀宽广、志向远大,
笔力雄健、辞藻华美皆尽显。

我们的祖先丰城公,
曾有百万之军威赫赫。
子孙世代传承节义风范,
直至今日流传到江西的翁。

如今江西的士人可谓稀有,
四经七举的理想如龙首。
不做孙弘那样曲学之儒,
文章只追随宗元佑。

祖宗积德,根基深厚,
争奇斗艳的儿郎们纷纷而出。
更有像阿钟这样的孩子,
在众多凤凰中引领风骚。

清晨窗前读书直到中午,
夜晚的灯下朗朗书声伴明月。
如今小小年纪已勤奋努力,
从今往后读书直到十五岁。

贯通经史,包罗古今,
雪坡的痴叔未必多才,
十匹劣马也能跃过一跃。
河南的晁氏曾有这样的榜样,
二十个子弟都能考中高科。

你如今有很多兄弟,
各自的功业都期望如意。
书院里互相学习圣贤,
庙堂再拜传承忠义。

羲献的书法,李杜的诗,
虽然遗迹在此不必追求。
请再为庆历和徂徕颂扬,
更立中兴的浯水碑。


注释:

  1. 阿钟:指作者的侄子,五岁时表现出色。
  2. 栗梨:文房四宝的简单工具,指他不爱写字。
  3. 器量充周:胸怀宽广,志向远大。
  4. 丰城公:指作者的祖先,名声显赫。
  5. 四经七举:指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文人。
  6. 孙弘:东汉名士,以曲学而闻名。
  7. 羲献帖: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李杜指的就是李白和杜甫。
  8. 浯水碑:象征着对后代的期望和激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才情和诗才见长,作品多描写家族教育和子弟成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姚勉写给侄子阿钟的,表达了对他学习成长的期待与鼓励,体现了家族重视教育的传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写阿钟的聪慧与勤奋,展现了一个家族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中不仅描绘了阿钟的才华,更通过对比历史上杰出人物,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家学的结合。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后辈的殷切期待,突显出教育的重要性和对家族荣耀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比喻,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钟五岁已大奇:开篇直接点出阿钟的聪慧。
  • 从我觅字与觅诗:表明他对文化的渴望。
  • 栗梨不爱爱纸笔:反衬他与常人的不同。
  • 吟诗写字非难事:强调写作的艺术性和个人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器量充周”,将胸怀比作宽广。
  • 对仗:上下句相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本诗传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对个人努力的期待以及对家族传统的自豪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窗前读书:象征知识的追求。
  • 明月:象征理想与希望。
  • 凤凰:象征优秀人才的崛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阿钟几岁时表现出色?
    A. 3岁
    B. 5岁
    C. 7岁
    D. 10岁

  2. 诗中提到的“羲献帖”指的是?
    A. 诗的内容
    B. 王羲之的书法
    C. 一种文具
    D. 诗人的名字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沧海》(曹操)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观沧海》:同样展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登高》:强调个人努力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剔银灯 归途次骥江驿,晓起遇雨 剔银灯 灯花 剔银灯 咏米家灯 剔银灯 其二 邓孝威、毛大可、吴庆伯、汪舟次、吴志伊、徐大文集邸中小饮 剔银灯 其一 寄祝德滋弟 剔银灯 和深中闺思韵 剔银灯 虫声 剔银灯•索粉 剔银灯 送春 剔银灯·校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慎行 响和 麦字旁的字 数字化 田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人生如寄 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清唱 令人起敬 包含信的词语有哪些 睿眷 双珠填耳 几字旁的字 踉踉跄跄 口角流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