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26
剔银灯 灯花
作者: 王士禄 〔清代〕
迎晚纱窗还闭。
又早是兰缸孤对。
炉里双烟,床边单枕,
合并恼人心意。
独伊见慰。
却繠繠结成红穗。
讶道来朝何喜。
莫也似蛛丝相戏。
金粟非秋,银花连夜,
猜料翻教无寐。
宵阑频睇。
焰虽残肯将轻吹。
傍晚时分,纱窗还关着。
又是孤独的兰缸对着我。
炉中冒着双重的烟雾,床边只有我一人,
这让人心烦意乱。
但只要有你在,心中便有安慰。
然而,心中却是缠绵如结成红穗一般。
惊讶的是明朝会有什么喜事。
难道不似蛛丝在嬉戏吗?
金色的谷粒不是在秋天,银色的花朵却整夜开放,
猜想这让人无眠。
夜深了,我频频向外张望。
尽管火焰已微弱,却还是舍不得轻轻吹灭。
作者介绍:王士禄,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他的诗作常带有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的情感状态,表现了孤独、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时代气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剔银灯 灯花》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的“迎晚纱窗还闭”,展现了夜幕降临的寂静与封闭,随之而来的“又早是兰缸孤对”则通过兰缸的意象,暗示了作者的孤独之感。
诗中的“炉里双烟,床边单枕”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双烟象征着温暖与生活的气息,而床边的单枕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失落。尽管如此,诗人仍在“独伊见慰”中寻找慰藉,暗示了对某种关系的渴望与依赖。
接下来的“却繠繠结成红穗”,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纠结与复杂,仿佛是细腻的思绪缠绕在一起。诗人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讶道来朝何喜”表现出来,充满了不确定感,同时又透出一丝希望。
最后几句,诗人对夜晚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思考,“金粟非秋,银花连夜”则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令人唏嘘不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情感丰富的内心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令人反思生命中的美好与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生命中的美好与无常,呼唤人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迎晚纱窗还闭”表达了什么情感?
“金粟非秋,银花连夜”中的“金粟”象征什么?
诗中的“焰虽残肯将轻吹”暗示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王士禄的《剔银灯 灯花》,体会其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