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剔银灯•索粉》

时间: 2025-05-09 00:40:30

诗句

记得柳堤初饯。

春风省、送莲花艳。

汤饼亲餐,香巾拭汗,妾面何如郎面。

别来瘦减。

更难入、萧郎青眼。

仙的匀来深浅。

还羞把、轻罗微掩。

一捻粉丸,数匙榴汁,索补芙蓉双脸。

盈盈小靥。

才称得、朱樱一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0:30

原文展示:

剔银灯•索粉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记得柳堤初饯。春风省送莲花艳。汤饼亲餐,香巾拭汗,妾面何如郎面。
别来瘦减。更难入萧郎青眼。仙的匀来深浅。还羞把轻罗微掩。
一捻粉丸,数匙榴汁,索补芙蓉双脸。盈盈小靥。才称得朱樱一点。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在柳堤边第一次送别时,春风轻拂,送来的莲花是那么娇艳。那时我们亲自做汤饼,香巾拭去额头的汗水,我的脸色怎么能比得上你的英俊面容呢?
自从分别后我变得消瘦,难以再入你的眼帘。我的肌肤也不再如仙子般匀称,甚至连轻罗的遮掩都让我感到羞愧。
我用手指捻了一些粉末,调了几匙榴汁,想要修补我那如芙蓉般的双颊。看我那盈盈的小脸,才勉强显出朱樱般的一点红润。


注释:

  • 柳堤:柳树的堤岸,象征春天和离别的场所。
  • 汤饼:一种食物,亲密的象征。
  • :指女性自称,表现出柔弱与依赖。
  • 萧郎:指心上人,表现对其的思念。
  • 仙的匀来深浅:指肌肤的细腻和肤色的均匀。
  • 榴汁:石榴汁,象征红润的脸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以宁是明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诗词文化的时代。她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女性情感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春天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和对美丽容颜的追求,反映出女性在感情中的脆弱与细腻。

诗歌鉴赏:

《剔银灯•索粉》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生动意象的词作。作者通过描绘送别时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离别的哀愁。开头提到的“柳堤”和“莲花”,不仅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感。词中“汤饼亲餐”的细节,表现了情感的亲密,而“妾面何如郎面”的自卑则透露出女性对自身外貌的敏感与不安。

随着离别的时间推移,作者的心情愈加沉重,“别来瘦减”的自我反思,不仅表现出对心上人的思念,也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中对自我价值的怀疑。接下来的意象“仙的匀来深浅”,则展现了她对自身美丽的渴望,却因羞愧而无所适从。

最后,作者用“粉丸”和“榴汁”来修饰自己的面容,既是对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不安的抚慰。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深刻,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复杂的心理状态,是对爱情和美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记得柳堤初饯:回忆起在柳树旁的初次送别,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
  2. 春风省送莲花艳:春风轻抚中送来的莲花娇艳,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3. 汤饼亲餐,香巾拭汗:亲密的饮食场景,表现出温暖与关怀。
  4. 妾面何如郎面:自卑的情感,反映出对心上人美貌的羡慕。
  5. 别来瘦减:分别后愈发消瘦,表达了思念的苦楚。
  6. 更难入萧郎青眼:对心上人关注的渴望与难以实现的失落感。
  7. 仙的匀来深浅:对自身美丽的严苛要求,充满期待和羞愧。
  8. 一捻粉丸,数匙榴汁:美的修饰手法,表现出对美丽的渴望与努力。
  9. 盈盈小靥:小巧的脸颊,强调女性的娇美。
  10. 才称得朱樱一点:勉强展现出红润,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仍在继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妾面何如郎面”,用面容比喻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汤饼亲餐,香巾拭汗”,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被赋予“省送”之意,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及对自身美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离别带来的孤独与自卑情感。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柳堤:春天与离别的象征。
  2. 莲花:美丽与纯洁的象征。
  3. 汤饼:亲密与温暖的象征。
  4. 榴汁:青春与美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清照
    • B. 白居易
    • C. 董以宁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汤饼”象征了什么?

    • A. 友情
    • B. 亲密
    • C. 离别
    • D. 快乐
  3. 词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
  • 温庭筠《更漏子》:探索了爱情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 董以宁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了女性情感,但董以宁更侧重于外貌与自我价值的反思,李清照则更关注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文学的女性视角》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游 好事近·羁雁未成归 崇安县驿 晚兴 听琴 假山拟宛陵先生体 宿北钱清 月下作二首 其二 泊舟二首 其一 识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完完全全 美结尾的成语 和隋之珍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鼎字旁的字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禾字旁的字 包含愆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驰马试剑 火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包含卓的成语 艳阳年 分钗破镜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门可张罗 销签 驼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