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偶得二首》

时间: 2025-04-30 04:58:12

诗句

雪中春到梅花觉,冰底水行人未知。

珍重天公好消息,通今通古更何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58:12

原文展示:

偶得二首
雪中春到梅花觉,
冰底水行人未知。
珍重天公好消息,
通今通古更何疑。

白话文翻译:

偶然得到了两首诗。
在雪中,春天悄然来临,梅花已然觉醒;
在冰下,水流动,人们却未曾察觉。
珍惜上天传来的好消息,
无论是古今,难道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偶得:偶然得到。
  • 梅花:指梅树开出的花,象征着坚韧和春的到来。
  • 行人:指路过的人。
  • 天公:指上天或神灵。
  • 好消息:指春天来临的好消息。
  • 通今通古:通达今古,了解历史和现实。

典故解析

  •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传达出希望和生机。
  • “天公好消息”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感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安世,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著称,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中创作,诗人通过梅花的觉醒象征春天的到来,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水流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延续。诗人用“雪中春到梅花觉”开篇,直接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觉醒联系在一起,传达出即使在寒冷的冬季,生命的希望依然存在。接着“冰底水行人未知”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悄然到来,水在冰下流动,却无人察觉,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无知。

“珍重天公好消息”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珍惜与感恩,似乎在提醒人们要关注身边的美好,而“通今通古更何疑”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清晰认识。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法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中春到梅花觉:在雪中,春天来临,梅花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2. 冰底水行人未知:冰下的流水,行人却未能察觉,寓意着自然的变化常常被忽视。
  3. 珍重天公好消息:珍惜上天的好消息,春天的到来是值得庆贺的。
  4. 通今通古更何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了解真相后就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修辞手法

  • 比喻:梅花与春天的关系,通过梅花的觉醒隐喻春天的来临。
  • 拟人:梅花觉醒象征生命的复苏,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感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刻,春天的到来也在告诉我们,生命的力量与希望永不消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希望。
  • :象征寒冷与压抑。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隐秘。
  • 天公:象征自然与命运的安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花”象征什么?

    • A. 坚韧与希望
    • B. 悲伤与绝望
    • C. 孤独与寂寞
  2. 诗人对“天公”的态度是?

    • A. 不屑一顾
    • B. 感激与珍惜
    • C. 怀疑与否定
  3. “冰底水行人未知”表明了什么?

    • A. 自然变化被忽视
    • B. 人们对自然的完全了解
    •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同样表达梅花的坚韧与春天的到来。
  • 陶渊明《饮酒》:对自然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项安世的《偶得二首》与王安石的《梅花》,两者均以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但项的诗更强调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而王则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品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梅花与中国文化》

相关查询

惜黄花慢 重阳后,连夜荔湾看月 惜黄花慢 秋深人独,残菊掩映,聊酹一卮 春从天上来 感旧,集梦窗 春从天上来 明故宫,用吴彦高韵 春从天上来 壬子元夕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和癸叔再叠祀灶赋立春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边计 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噎废飡 微意 米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半痴不颠 半工半读 愿闻显据,以核理实 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优倡 用字旁的字 嗑睡 弱甲 言听计行 犬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