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7:29
满庭芳 为子翥内人
作者:龚鼎孳〔明代〕
一笑倾城,便成名士,人间何物堪怜。
屏山六曲,开閤对江烟。
多少三春花月,攒簇上金粉奁前。
凝妆罢,披香博士,长奏衍波笺。
难传嗔喜态,娇憨宛转,半笑无言。
是绣窗良友,非是情缘。
恰好芙蓉并蒂,鸳鸯牒福慧双全。
从今算,芳华二十,欢燕到千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一笑倾城的美丽,便使她成了名士,世间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在屏山的六曲水边,窗户打开对着江上的烟雾,多少春天的花和月亮,都聚集在金粉的化妆台前。
她化妆完毕,披着香气,长长的奏乐声如波浪般起伏。
难以表达她的喜怒哀乐,娇憨而又柔软,半笑却无言。
她是绣窗前的良友,并不是情缘。
恰如并蒂的芙蓉与鸳鸯,象征着福慧双全的美好。
从今算起,芳华二十,愿欢燕相伴到千年。
作者介绍:
龚鼎孳(公元1560-1620),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词作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典雅、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经济繁荣时期,文人雅士多以诗词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此词是为其妻子所作,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慕与珍视。
《满庭芳》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优美意象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女子美丽与性情的赞美。开头一句“一笑倾城,便成名士”将女子的美貌与名声紧密相连,生动地描绘出她的魅力。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自然与生活的描绘,表现出女子在春日花月下的妆容与魅力,营造出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画面。
词中不仅有对美的赞美,还有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借助“难传嗔喜态”表达了对女子复杂情感的理解,既有喜悦又有不安,体现了人性深处的微妙情感。最后以“芳华二十,欢燕到千年”来祝愿女子的美丽与快乐永恒,流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透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爱情的珍视,使得作品充满了诗意的光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女性美丽的赞美、对爱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和谐的生活与人际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一笑倾城”是形容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女子的美丽
C. 男子的豪情
诗中提到的“芳华二十”指代的是?
A. 人生的旅程
B. 女子的年龄
C. 春天的花期
诗中“难传嗔喜态”表达了什么?
A. 女子的快乐
B. 女子的复杂情感
C. 男子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龚鼎孳的《满庭芳》更侧重于描绘女性的外在美及其内心复杂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风格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