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时间: 2025-05-06 02:33:23

诗句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

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

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3:23

原文展示

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
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
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白话文翻译

在松林间风尚未起时,万叶之间无人吟唱。
池塘上月亮尚未升起,清辉与傍晚的阴影相伴。
宫廷的乐曲不再独自演奏,埙与篪的音色自成一家。
自从与乐天分别,诗思已日渐沉寂。
吟咏你在洛阳所作的诗,真是经过百炼的金石。
这时我才明白孤鹤的情怀,月光与露水才是知音。
微之从东而来,威凤鸣叫归于森林。
羡慕你们先相见,让我心中豁然开朗。

注释

字词注释

  • 乐天:指乐天(王勃),为诗人好友。
  • 宫徵:古代乐曲名。
  • 埙篪:分别指一种古乐器和一种古笛。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情感的人。
  • 威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与美好。

典故解析

  • 孤鹤情:比喻孤独的情感,源自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 月露为知音:说明月光和露水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象征清冷而又深情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翁,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带有自省和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可能是刘禹锡在与友人乐天分离后,因思念而作。诗中表现了对友人及其作品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乐天寄洛下新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开篇以“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引入,描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在预示着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月亮尚未升起,暗示着希望尚未到来。接着,诗人提到友人乐天,他的诗作如同“精绝百炼金”,展现出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赞美。这种赞美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友谊的深切怀念。

后半部分的“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则转向了内心的自省,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月光和露水成为了他情感的共鸣者。最后的“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则是对友人重聚的期盼,展现出一种乐观的情绪。

整首诗在描写与抒情中交织,既有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也有对孤独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松间风未起:表现自然的静谧,暗示诗人的内心同样平静却又孤独。
  • 万叶不自吟:无声的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寂寞形成对比。
  •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月亮未升起,象征希望未现。
  •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音乐的呼唤,表明友谊的共鸣。
  •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与乐天分离后,诗人感到思绪的沉重。
  •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赞美乐天的诗作,强调其艺术的精湛。
  • 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孤独的情感得到理解,象征深沉的友谊。
  •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微之的到来带来期盼与希望。
  • 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对友人重聚的期待,表现出乐观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独比作孤鹤,表现深刻的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清辉同夕阴”与“月露为知音”,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友谊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主题深刻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孤独。
  • :象征希望与思念。
  • :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 :象征孤独与高洁。
  • :象征高贵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天”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王勃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答案:A
  2. “池上月未来”中的“月”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希望
    • C. 孤独
    • D. 诗歌
    • 答案:B
  3. 诗人对乐天的作品持什么态度?

    • A. 轻视
    • B. 赞美
    • C. 忽视
    • D. 怀疑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情感,与刘禹锡的作品在情感深度和自然意象运用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禹锡传》

相关查询

醉蓬莱 为仲弟孝绪用叶少蕴上巳韵 醉蓬莱 步韵绮梦楼抚仙湖畔 醉蓬莱 醉蓬莱(寿王司直) 醉蓬莱 醉蓬莱(寿郁梅野) 醉蓬莱 西峰古刹 醉蓬莱 醉蓬莱 冯尹父母双寿词 醉蓬莱 寿陈子宣父七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烈火真金 嗒然若丧 嘻哈 左联 百吏 贤身贵体 貝字旁的字 人单势孤 专业银行 盛德不泯 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灵祜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