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听轧筝》

时间: 2025-08-06 21:07:06

诗句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

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21:07:06

听轧筝

原文展示

满座无言听轧筝,秋山碧树一蝉清。只应曾送秦王女,写得云间鸾凤声。

白话文翻译

满座的人都默默无言地听着轧筝的演奏,秋天的山上绿树成荫,只有一只蝉在清脆地鸣叫。想必这曲子曾经送别过秦王的女儿,唱出了云间鸾凤的声音。

注释

  • 轧筝: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类似于今天的筝。
  • 满座无言:形容场景静谧,大家都在专心听音乐。
  • 秋山碧树: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蓝天、青山、绿树。
  • 蝉清:形容蝉的鸣叫清脆悦耳。
  • 秦王女:指秦朝的王女,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公主。
  • 云间鸾凤声:比喻优美的音乐,鸾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美好。

典故解析

  • 秦王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秦朝王族的女子,诗中用她的形象来引入对美好音乐的联想。
  • 鸾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鸾凤常被视为美好、高贵的象征,常用来形容优美的乐曲或歌声。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禹锡,唐代诗人,字梦得,号香山居士,曾任职于朝廷,因政治原因被贬。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常有讽刺和抒情的成分。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世,社会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音乐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优雅的氛围。开篇“满座无言听轧筝”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音乐场景。在这样的环境中,秋山碧树的描摹和蝉鸣的点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谐。此外,诗中提到的“秦王女”,则将音乐的历史与情感联系在一起,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整首诗的意境高远,既有对音乐的欣赏,也有对历史的追忆,最终升华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满座无言听轧筝”:全场静默,大家都在专注地倾听乐声。
    2. “秋山碧树一蝉清”:描绘了秋日的自然景象,衬托出音乐的清幽。
    3. “只应曾送秦王女”:暗示这曲子与历史故事有关,增添了一层情感。
    4. “写得云间鸾凤声”:比喻这曲子美妙如鸾凤鸣叫,传达出一种对音乐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凤声”比喻美妙的音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优美音乐的欣赏以及对历史和情感的追忆,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意象分析

  • 满座:象征团聚与共鸣的场景。
  • 秋山碧树: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蝉鸣:象征夏秋交替的时节,增添了生命的气息。
  • 鸾凤:象征美好与高贵,强调音乐的优雅。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轧筝”指的是什么乐器?

      • A. 琵琶
      • B. 筝
      • C. 古筝
      • 答案:C. 古筝
    2. 诗中提到的“秦王女”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女子?

      • A. 汉朝
      • B. 唐朝
      • C. 秦朝
      • 答案:C. 秦朝
    3. 诗中“云间鸾凤声”意指什么?

      • A. 美妙的音乐
      • B. 鸟儿的鸣叫
      • C. 风的声音
      • 答案:A. 美妙的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琵琶行》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音乐的结合,但更强调了孤独与内省的情感;而刘禹锡的《听轧筝》则通过音乐引发对历史的追忆,情感更加丰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相关查询

重叠金 其十二 重叠金 其十一 重叠金 其十 重叠金 其八 重叠金 其六 重叠金 其四 重叠金/菩萨蛮·上元灯词同小谱 重叠金 和筠友大姊韵 重叠金 骨肉亲谊廿载重逢,京华小住,将归定署,离怀各怅,因调数阕,籍以志别 重叠金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通才练识 包含这的词语有哪些 亅字旁的字 遗伤 普度 豆字旁的字 进贤黜奸 尢字旁的字 包含苦的成语 边戎 氏字旁的字 熊经鸟申 蜂窠蚁穴 解甲归田 返观内照 包含撇的词语有哪些 充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