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2:49
满江红 李方山归自滇中喜而有赠二首 其一
宋琬
西子湖头,送君日杨花飞雪。
一万里蛮烟瘴雨,朱门空谒。
雁字不传滇海路,芦花正映清溪月。
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
磨盾志,空悲咽。
题柱愿,能消歇。
惜白头成错,六州之铁。
乡里儿曹偏面冷,丈夫拓落因肠热。
取囊中诗卷共青萍,灯前阅。
在西子湖畔,送别你的那一天,杨花如雪般飞舞。
远在一万里之外的蛮夷地区,烟雾笼罩,瘴气四起,朱门却无人来访。
雁字不再传递滇海的消息,芦花映照着清溪的明月。
在莫愁村的边上,谈论着离别的愁苦,真是绝妙之事。
磨盾的志向,徒然令人悲叹。
题在柱上的愿望,何时才能消散?
可惜年华已老,白发成错,六州的铁器却依旧坚硬。
故乡的儿郎对我冷淡,丈夫却因心中烦热而失落。
拿出囊中的诗卷,与青萍共赏,灯下细读。
宋琬,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词作,尤其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而著称。其作品常带有深厚的乡愁和对友情的眷恋。
这首诗作于诗人从滇中归来之际,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与对故乡的思念。滇中之行让诗人领略到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加深了他对故乡、朋友的情感。
这首《满江红》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倾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友人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以“西子湖头”引入,既设定了地理位置,也渲染了离别的气氛。杨花飞雪的形象、蛮烟瘴雨的描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离别画面,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也有离愁别绪的沉重。诗中“朱门空谒”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冷漠与失落,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接下来的“雁字不传滇海路”,进一步强调了信息的隔绝和情感的隔离,诗人无法得知朋友的消息,内心愈加忧伤。“向莫愁村畔话离愁,真奇绝”,则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共鸣,似乎在感叹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如此珍贵而又无奈。
最后几句,诗人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处境,对年华的感慨、对故乡的冷漠以及对诗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坚强的态度。整首诗在离愁别绪中透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情感深邃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倾诉,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思索与追求。
诗中提到的“西子湖”是在什么地方?
“一万里蛮烟瘴雨”中“蛮烟”指的是什么?
诗中“取囊中诗卷共青萍”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满江红》更多地反映了离别的愁苦与对友人的思念,而《静夜思》则强调了孤独的思考与对月光的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