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传度后作》

时间: 2025-05-06 03:03:15

诗句

道人原力如天溥,度尽众生方自度。

若还纤芥未蒙恩,我终不舍升天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15

原文展示

道人原力如天溥,
度尽众生方自度。
若还纤芥未蒙恩,
我终不舍升天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道人的理想和信念。他的力量像天空一样广阔,能够帮助所有生灵获得解脱,最终他自己也将得到解脱。如果仍有微小的众生未得到恩惠,我决不会放弃通往升天的道路。

注释

  • 道人:指修道之人,通常是指道教的修行者。
  • 原力:原本的能力或本性,这里指道人的力量。
  • 天溥:如同天空一样广阔、深厚。
  • 众生:指一切生命,通常用于佛教语境中。
  • 纤芥:形容微小的事物,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众生。
  • 升天路:通往天界的道路,象征修行的道路。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确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升天路”暗指道教的修道成仙,强调了道教信仰中对众生的关怀与自我修行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是宋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修道理念见长。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并融入佛教、道教等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成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作者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对精神追求的关注和对众生解救的使命感的影响。

诗歌鉴赏

《传度后作》是一首极具深意的古诗,展现了道教思想中的悲悯情怀与自我修行的坚定决心。诗中“道人原力如天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道人的力量和广阔胸怀,显示出他对众生的无私关怀与责任感。在道教中,修行者被视为渡人,帮助他人获得超脱是其重要使命。接下来的“度尽众生方自度”,则清晰地阐明了道人的信念:只有当所有生灵得到救渡,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最后两句“若还纤芥未蒙恩,我终不舍升天路”更是表达了道人的坚定立场,即使面对微小的生命未得救,他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修行与追求。这种情怀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关注他人,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原力如天溥:道人的力量如同天空般浩瀚,意在表达其修行者的伟大。
  • 度尽众生方自度:帮助所有生灵解脱后,自己方能得到解脱,强调因果关系。
  • 若还纤芥未蒙恩:即使是微小的众生未能受到恩惠,表现出作者的无私与包容。
  • 我终不舍升天路:道人的坚持与决心,意味着他不会停止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人的力量比作天空,突显其广博。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表述“度尽众生”与“升天路”,形成一种对照,强调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道教中对众生的关怀与修行的坚持,强调个人修行与对他人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人:象征修行与智慧。
  • 天溥:象征广阔与包容。
  • 众生:象征人类或所有生命,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 升天路:象征修行的道路与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道人原力如天溥”中的“天溥”意指: A) 天空
    B) 深渊
    C) 大地
    D) 海洋

  2. 诗中提到的“众生”主要指: A) 人类
    B) 生命
    C) 动物
    D) 植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坚定
    C) 疲惫
    D) 无奈

答案

  1. A) 天空
  2. B) 生命
  3. B) 坚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王维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珍视。
  • 《登高》:也是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世的关怀。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道教与中国文化》
  3.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木兰花慢 杨花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寿秋壑 木兰花慢·别西湖两诗僧 诉衷情 赠魏老 诉衷情 其一 用刘随州句 诉衷情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故人情 杂胡 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辂的词语有哪些 积厚流光 黽字旁的字 马舄 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纬谶 提土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流宕忘反 博采众长 立限 铸新淘旧 随心所欲 扣开头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