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访友不遇题》

时间: 2025-05-01 05:33:36

诗句

庵里人行庵外路,庵外人来庵里坐。

遮头茅草欠坚牢,年年风雨年年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3:36

访友不遇题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庵里人行庵外路,
庵外人来庵里坐。
遮头茅草欠坚牢,
年年风雨年年破。


白话文翻译:

在庵里的人走出庵外的路,
而庵外的人却来到庵里坐下。
遮住头部的茅草不够坚固,
年年遭受风雨年年破烂。


注释:

  • : 指寺庙或隐居的地方。
  • : 指通往庵外的通道。
  • : 这里指的是在庵里停留、休息。
  • 遮头茅草: 指用来遮挡雨水和阳光的茅草。
  • 欠坚牢: 不够坚固,形容茅草的脆弱。
  • 年年风雨: 指每年都遭受风雨的侵袭。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反映了隐逸生活的常态和朋友之间的疏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字子文,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继先在庵中隐居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不遇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访友不遇题》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前两句描绘了庵内与庵外的互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庵外的人来访,却始终无法与庵内的人相见,反映了朋友间的失落感与隔阂。后两句则通过“茅草”的意象,表现出庵所处环境的脆弱和不安,象征着隐居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犹如一缕清风,带来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庵里人行庵外路: 诗句描绘了庵内的人因缘故走出庵外,暗示逃避或寻找出路。
    • 庵外人来庵里坐: 与前句形成对比,庵外的人却主动来访,却未能相见,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遮头茅草欠坚牢: 茅草的脆弱象征着隐居生活的不安定。
    • 年年风雨年年破: 反复的风雨侵袭,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隐士生活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对仗: “庵里人行庵外路”与“庵外人来庵里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意象: “茅草”作为主要意象,象征着隐士的脆弱与孤独。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茅草: 象征脆弱与无助,隐喻着隐居者内心的孤独感。
  • : 代表隐逸生活的场所,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2. 诗中的“茅草”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脆弱与孤独
    •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庵”是指什么?

    • A) 学校
    • B) 隐居的地方
    • C) 城市

答案:

  1. B) 宋代
  2. B) 脆弱与孤独
  3. B) 隐居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张继先的《访友不遇题》与王维的《竹里馆》均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孤独和对友谊的渴望,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自然意象。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渔家傲·雪夜即席 渔家傲 其九 青墩月令,和欧阳公鼓子词 渔家傲·湖上有怀 渔家傲 其八 滇南月节 渔家傲 其一 寄李蒲汀 渔家傲·戊寅夏夕,一九三八年。和双树与六禾,遐庵慈溪同作 渔家傲 咏水仙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月夜泊五厍 渔家傲·跳出凡笼寻性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字旁的字 琼楼金阙 示字旁的字 怜贫惜老 禾桶 龙字旁的字 拙鱼 包含阶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以白为黑 寸土不让 科斗书 淤灌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文开头的成语 束身受命 虎字头的字 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拳拳之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