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游仙四首》

时间: 2025-05-05 07:31:54

诗句

梦到海中山,入个白银宅。

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

三四仙女儿,身著瑟瑟衣。

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

车渠地无尘,行至瑶池滨。

森森椿树下,白龙来嗅人。

宫殿峥嵘笼紫气,金渠玉砂五色水。

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1:54

原文展示

梦到海中山,入个白银宅。
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
三四仙女儿,身著瑟瑟衣。
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
车渠地无尘,行至瑶池滨。
森森椿树下,白龙来嗅人。
宫殿峥嵘笼紫气,金渠玉砂五色水。
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

白话文翻译

梦中我来到了一个海中的山,进入了一座银色的宅子。
遇见了一位道士,他自称是李八伯。
有三四位仙女,身穿轻薄的衣裳。
她们手里拿着明亮的月珠,将金色的梨打落。
这里的地面没有尘土,走到瑶池的边上。
在高大的椿树下,白龙前来嗅闻人间气息。
宫殿高耸,笼罩在紫气之中,金色的渠水和玉砂交织着五色的水。
守门的仙婢相互依偎着睡觉,偷偷摘下几枚蟠桃掉落在地。

注释

  • 李八伯:传说中的仙人,常被人们尊为道教的高人。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常被视为神仙的聚集地。
  • 蟠桃:传说中天庭的桃子,食之可以长生不老。
  • 白龙:象征神秘与力量的生物,常与水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830年-912年),字惟岳,号仁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清丽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贯休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常融入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贯休对道教文化及仙境的向往中创作而成,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贯休的《梦游仙四首》通过梦境的形式,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幻想与神秘的仙境。在梦中,诗人描绘了一个银色的宅子和一位自称李八伯的道士,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于仙人和仙女的崇拜与想象。诗中仙女的轻薄衣裳和明月珠的描绘,透露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

而“瑶池”这一意象则直接指向了道教文化中理想的修行之地,象征着永恒与安宁。诗中白龙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神秘感,仿佛在暗示着一种力量和智慧的存在。整首诗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梦境,让人心驰神往。

贯休的作品不仅仅是对梦境的描绘,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句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逃避,既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对世俗纷扰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到海中山:梦境的开端,描绘了一个奇幻的场景。
  2. 入个白银宅:进入一座银色的宅子,暗示着梦境的奢华与神秘。
  3. 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遇见道士,表明梦境中有高人存在。
  4. 三四仙女儿,身著瑟瑟衣:仙女的描绘,突显梦境中的美丽与轻盈。
  5. 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仙女手中明珠的象征意义,金色梨则暗含珍贵与美好。
  6. 车渠地无尘,行至瑶池滨: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理想化的生活。
  7. 森森椿树下,白龙来嗅人:椿树象征长寿,白龙的出现增添神秘色彩。
  8. 宫殿峥嵘笼紫气:高耸的宫殿与紫气,体现神秘的仙境氛围。
  9. 金渠玉砂五色水:描述了仙境的富饶与美丽。
  10. 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仙婢的偷摘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仙境进行对比,突显其美好与超凡。
  • 拟人:将仙婢描绘得生动形象,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梦游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中山:象征着梦幻与神秘的理想之地。
  • 银宅:体现了奢华与神秘的生活。
  • 仙女:象征着美丽与超凡脱俗。
  • 瑶池:代表了理想的修行之地与宁静的生活。
  • 白龙:象征力量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遇见的道士是谁?

    • A. 李白
    • B. 李八伯
    • C. 张三丰
    • D. 王阳明
  2. 诗中描绘的瑶池是象征什么?

    • A. 人间繁华
    • B. 理想的修行之地
    • C. 现实世界
    • D. 战争的地方
  3. 诗中仙女手里拿着什么?

    • A. 金色梨
    • B. 明月珠
    • C. 白玉壶
    • D. 银色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贯休的《梦游仙四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在描绘梦境与自然的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贯休更注重于仙境的幻想,而李白则强调人生的哲理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唐诗》

相关查询

如梦令 浣溪沙 西江月·歌彻秋娘金缕 如梦令 临江仙 朝中措 好事近 其三 减字木兰花 醉落魄/一斛珠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海升平 千奇百怪 卜字旁的字 街头 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声名狼籍 雀喧鸠聚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反文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燕翼子孙 糸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来好息师 高字旁的字 开演 宽放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口腹自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