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14:40
漂泊无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
碧涧香芹因可嗜,脍鲤岂厌银丝精。
百谪九死苏玉局,到处为乡心自足。
有时珍尝百糁羹,何尝不食黄鸡粥。
二子流落甚数奇,攻苦食淡分所宜。
顾无所择随所有,亦曰吾师吾仲尼。
菜瓜鱼肉皆可食,乡党一篇炳星日。
君胡不学圣与贤,乃外吾道从道释。
岂薄朱门粉署郎,穷搜滋味丰时壮。
岂恶毡帽侏{亻离}辈,搏攫羊豕饱腥肪。
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
遂将所受父母身,束缚枯肠强坚忍。
况闻君家百指余,正自不同藜苋厨。
独立标榜人所骇,此意未智要何如。
君子之道在中耳,才落一偏犯公议。
有则庶羞不为过,无则□□亦常事。
朋友切磋欲无瑕,早从吾言勿姑差。
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14:40
辟戴帅初食长菜
作者: 陈著 [宋代]
漂泊无家杜少陵,
兵闲奔走如蓬萍。
碧涧香芹因可嗜,
脍鲤岂厌银丝精。
百谪九死苏玉局,
到处为乡心自足。
有时珍尝百糁羹,
何尝不食黄鸡粥。
二子流落甚数奇,
攻苦食淡分所宜。
顾无所择随所有,
亦曰吾师吾仲尼。
菜瓜鱼肉皆可食,
乡党一篇炳星日。
君胡不学圣与贤,
乃外吾道从道释。
岂薄朱门粉署郎,
穷搜滋味丰时壮。
岂恶毡帽侏亻离辈,
搏攫羊豕饱腥肪。
不则床头怕金尽,
不则继肉乖夙准。
遂将所受父母身,
束缚枯肠强坚忍。
况闻君家百指余,
正自不同藜苋厨。
独立标榜人所骇,
此意未智要何如。
君子之道在中耳,
才落一偏犯公议。
有则庶羞不为过,
无则亦常事。
朋友切磋欲无瑕,
早从吾言勿姑差。
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
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流亡生活中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杜少陵”,即杜甫,因他身世漂泊而感叹;“碧涧香芹”表现了自然的馈赠,虽然生活贫苦,但也能品尝到简单的美味。作者提到“百谪九死”,表达了自己为乡心而努力,即使身处艰难,也能自得其乐。虽然生活朴素,但诗人也不忘对美味的渴望,强调了生活的选择与态度。后半部分则是对朋友的劝诫,强调君子之道的重要性,提醒朋友应当自省和学习。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人们生计困苦之时,诗人以个人的遭遇反映时代的苦难与人民的艰辛生活。
这首诗以流亡者的视角,描绘了在艰难环境中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漂泊无家”引入主题,直接点出自己身世的无奈与孤独,继而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简单而富有自然气息的饮食,如“碧涧香芹”和“脍鲤”。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朴素的生活情态,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
诗中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食物的选择,强调无论多么艰难,仍要保持一颗知足的心。作者通过与朋友的对话,劝导其应当学习圣贤,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升,表现出对道德与修养的重视。整首诗的节奏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友人的忠告,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简单与朴素的追求,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自省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杜少陵”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碧涧香芹”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穷
C. 自然与纯粹
D. 战争
“百谪九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磨难的体验与思考
D.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陈著的诗歌更侧重于个人在流亡中的生活状态,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与家园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焦点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