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桂枝香 其三 次荆公韵,寄郭侍郎浅斋》

时间: 2025-05-09 02:52:16

诗句

登楼纵目。

正云黯长空,天地凝肃。

遥想金陵佳丽,锦围绣簇。

玄武湖头司寇第,对三山、天外横矗。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春游兴足。

念昔日、杏园追逐。

叹南北萍踪,音书断续。

白首还山,高谊每惭虚辱。

岁晚江湖冰雪后,喜岩下、桂枝仍绿。

寄语浅翁,好怀都付,白鸥园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16

原文展示:

登楼纵目。正云黯长空,天地凝肃。遥想金陵佳丽,锦围绣簇。玄武湖头司寇第,对三山天外横矗。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春游兴足。念昔日杏园追逐。叹南北萍踪,音书断续。白首还山,高谊每惭虚辱。岁晚江湖冰雪后,喜岩下桂枝仍绿。寄语浅翁,好怀都付,白鸥园曲。

白话文翻译:

登上楼阁向远处眺望,天空阴沉,天地显得格外肃穆。我遥想金陵的美丽,繁华的景象如锦绣般绽放。玄武湖边的司寇府邸,屹立于三山之外。朱雀桥旁,乌衣巷口,春游的兴致满满。想起昔日杏园的嬉戏,叹息南北漂泊的际遇,音信时断时续。年岁已高,重返故乡,常常感到羞愧于虚名。岁末江湖冰雪覆蓋之后,欣喜地看到岩下的桂树依然常绿。特意寄语浅翁,希望怀念的情感都寄托在白鸥园的曲子里。

注释:

  • 纵目:纵情远望。
  • 金陵:南京,古称金陵。
  • 锦围绣簇:形容美丽的景致如锦绣般精致。
  • 司寇:古代官职,负责治安的官员。
  • 杏园:指的是杏花园,寓意美好的往昔。
  • 萍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虚辱:虚名带来的羞辱感。
  • 桂枝:桂树的枝条,象征高洁的品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夏言(1482-1559),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工于诗词,风格清新秀丽,善于描写自然和抒发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夏言晚年时写的,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以及对往昔的追忆,同时也透露出对个人虚名的反思。

诗歌鉴赏:

《桂枝香 其三》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人以登楼远眺的方式引入全诗,营造了一种孤独而又深邃的情感氛围。诗中“云黯长空,天地凝肃”的描写,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也烘托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回忆起金陵的繁华与美丽,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眷恋。尤其是“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春游兴足”,通过对春游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在后半部分,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漂泊的感慨,尤其是“叹南北萍踪,音书断续”一句,深刻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断裂,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怀。最后,诗人以“岁晚江湖冰雪后,喜岩下桂枝仍绿”来表达对生命的执着与希望,尽管经历了世事的变迁,依然能够在寒冷中看到生命的延续。整首诗音韵和谐,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登楼纵目:诗人登高远望,开篇即引出叙事的视角。
    • 正云黯长空,天地凝肃:描绘了阴沉的天空与凝重的气氛,暗示内心的沉重。
    • 遥想金陵佳丽,锦围绣簇:回忆金陵的美丽,营造出繁华的意象。
    •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春游兴足:描绘春游场景,表达对青春的怀念。
    • 念昔日杏园追逐:追忆往昔的欢乐时光。
    • 叹南北萍踪,音书断续:感慨人生漂泊与失联的苦楚。
    • 白首还山,高谊每惭虚辱:反思个人的名声与虚荣。
    • 岁晚江湖冰雪后,喜岩下桂枝仍绿:表达对生命的希望与坚韧。
    • 寄语浅翁,好怀都付,白鸥园曲:将情感寄托于音乐,展现深厚的友情。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锦围绣簇”)、拟人(如“桂枝仍绿”)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回忆往昔,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怀念、对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希望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桂枝:象征高洁与坚韧,寓意对生命的坚持。
  • 云、天地:象征时空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春游:象征青春的活力与美好时光的追忆。
  • 杏园:代表着纯真和快乐的童年记忆。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陵”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南京
      • C) 上海
      • D) 成都
    2. “白首还山”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反思?

      • A) 名声
      • B) 友情
      • C) 财富
      • D) 青春
    3. 诗中“桂枝”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浪漫
      • D) 忧伤

答案

  1. B) 南京
  2. A) 名声
  3. B) 坚韧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唐代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夏言的《桂枝香 其三》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对个人经历的反思,而后者则更侧重于对美好景象的描绘与感叹。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夏言诗文选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月夜寄夫子 踏莎行 其一 踏莎行 斗蟋蟀 踏莎行三首 其三 踏莎行三首 其一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鬼字旁的字 坐视不救 肆结尾的成语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悼心 经丘寻壑 浮声切响 保开头的成语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亲指 心力交瘁 目语额瞬 包字头的字 天清气朗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嚼饭喂人 龝字旁的字 同舟敌国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