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0:54
高亭望见长安树,
春草冈西旧院斜。
光动绿烟遮岸竹,
粉开红艳塞溪花。
野泉闻洗亲王马,
古柳曾停贵主车。
妆阁书楼倾侧尽,
云山新卖与官家。
在高处的亭子上,可以看到长安的树木,
春天的青草在冈西的老院子里倾斜。
阳光照耀下,绿烟轻拂遮住了岸边的竹子,
粉色的花朵在溪边盛开,呈现出红艳的色彩。
野泉的流水声仿佛在洗涤亲王的马匹,
古老的柳树曾经为贵族的车马停歇。
妆楼书阁的建筑倾斜得快要倒下,
云山的新地块正被官府出售。
作者介绍:王建,字子安,唐代诗人,以描写山水田园和社会生活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带有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长安郊外的自然风光与贵族生活的景象。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古老的遗迹,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郭家溪亭》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的诗作。王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长安周围的春日景色生动展现给读者。首句“高亭望见长安树”便引导我们进入了一个开阔的视野,长安作为唐代的政治与文化中心,自然承载了许多历史与荣光。接下来的两句,诗人以“春草冈西旧院斜”描绘出春草的柔美与旧院的静谧,形成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如“绿烟”、“红艳”以及“古柳”等,交织出一幅和谐的春日图景。尤其是“光动绿烟遮岸竹”,不仅表现了阳光下的竹林生机,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而“妆阁书楼倾侧尽”则暗示了繁华背后的衰败,或许是在警示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
总体而言,王建的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透出对历史与时光的思考,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代表了哪个城市?
“高亭望见长安树”中的“高亭”指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繁华的衰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远。相比之下,王建的《郭家溪亭》则在描绘景色的同时,透视了历史与社会的变迁。两首诗在主题和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郭家溪亭》的诗意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