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灯》

时间: 2025-04-28 17:37:26

诗句

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

斜照碧山图,松间一片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37:26

诗词名称: 秋灯

作者: 王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
斜照碧山图,松间一片石。

白话文翻译:

在墙壁上,温暖的光线悠悠流淌,罗帏在寒冷中静静地垂挂。斜阳照映着青碧的山水画,松树间有一块孤独的石头。

注释:

  • 向壁:面向墙壁。
  • 暖悠悠:温暖的光线缓缓流动。
  • 罗帏:用细纱或轻布做成的帷帐。
  • 寒寂寂:寒冷而寂静。
  • 斜照:斜射的阳光。
  • 碧山图:青绿色山水的画作。
  • 松间:松树之间。
  • 一片石:一块石头。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描述的意象和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孤独和宁静的主题,常与秋天、灯光、自然景色相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人生哲理。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秋灯》写于秋季,诗人为表达自己在秋夜的孤独与思索,借助自然景色和家居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灯》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忧伤与思索。开头两句“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描绘了一个温暖与寒冷并存的静谧空间,生动展现出秋天的夜晚,既有温暖的灯光,又有寒冷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孤独感。接下来的“斜照碧山图”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美丽的光影效果,描绘了夕阳斜照下的山水画,给人一种静谧而又悠远的感觉。最后一句“松间一片石”则将视线引向自然,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坚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向壁暖悠悠:描述温暖的光线洒在墙壁上,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2. 罗帏寒寂寂:衬托出环境的寒冷,形成温暖与寒冷的对比,表达内心的孤独。
    3. 斜照碧山图:描绘夕阳斜照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4. 松间一片石:最后的意象则回到自然,象征着孤独和坚韧的品质。
  • 修辞手法:

    • 对比:温暖与寒冷的对比,突出孤独情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光线: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寒冷:象征着孤独与寂静。
  • 山水: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石头:象征坚韧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罗帏寒寂寂”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A. 温暖
    B. 寂寞
    C. 快乐
    D. 兴奋

  2. “松间一片石”的意象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喜悦
    D. 繁忙

  3. 该诗的主要季节背景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建的《秋灯》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描绘了秋夜的孤独,但前者更多表现静谧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壮阔的历史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新年二首 其一 暮春即事十二绝 其十二 古意 蟹 其二 蚤春寄怀大学士赵公三十韵 成都浣花草堂杜少陵祠 其九 淮寇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早出对雪三首 其二 双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侈纵偷苟 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尾狐 鸾翔凤集 麻字旁的字 蜿蜒 盆山 进壁 戈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包含恻的词语有哪些 击钵催诗 絺绘章句 繁博 行字旁的字 一厢情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