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5:04
桂枝香 望九华
作者: 吴敬梓 〔清代〕
帆帆乍落。见黛色黏天,九峰堪削。
铺岸鱼衣如绣,水荭参错。
帆回柁转斜阳里,又依然江天寥廓。
嵌空石厂,诛茅畦町,簇义搀桷。
念客里风光不恶。又斗茶时候,红莎绿蒻。
何日丹炉,锻灶结庐林薄。
终南太华都休问,只思寻深洞岩壑。
几行沙鸟,几双社燕,几声风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九华山的旅途所见之景。初时,船帆刚刚落下,远望山峰如黛色般与天连接,九座高峰似乎被削平。岸边的鱼衣如绣般铺展,水面上荷花错落。船帆缓缓回转,在斜阳的映照下,依旧是江天辽阔的景象。石头间的空地、茅草之间的田地,交织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回忆起客居之地的美好风光,正值斗茶的时节,红色的莎草与绿色的蒌蒿交相辉映。何时才能在丹炉旁锻造,建一座隐居的小屋于林薄之中?终南山与太华山都不必再问,唯愿寻觅深邃的洞岩和溪谷。几行沙鸥飞过,几对燕子在飞舞,几声风中传来的鹤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敬梓(约1680-1730),字慎行,号敬梓,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小说家与诗人。他的代表作是《儒林外史》,对明清之际的士人社会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描绘。吴敬梓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吴敬梓游历九华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桂枝香 望九华》是一首以游记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中开头通过描绘船帆落下的情景,引入了九华山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瞬间静止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这幅画卷之中。黛色的山峰与斜阳洒下的余晖,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既有自然的壮丽,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客居他乡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在“斗茶”时节的轻松氛围中,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红莎与绿蒭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色彩美,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青山绿水之间寻一个安静的地方,远离尘嚣。终南山与太华山的提及,既是地理上的象征,也是道家文化的隐喻,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呈现上,既有实景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吴敬梓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感慨,也有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华”是指哪个地方?
“帆帆乍落”中的“帆帆”主要形容什么?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桂枝香 望九华》在意象的细腻与情感的真挚上更显深刻,而李白则以豪放的气势和浪漫的情怀为主导。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吴敬梓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