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延上人归云峰》

时间: 2025-05-07 09:09:47

诗句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9:47

原文展示:

送延上人归云峰
作者:王之道 〔宋代〕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

白话文翻译:

去年你从山上出来时,飞鸟在空中自由盘旋。
殷勤的老者大洪,提笔写下了真实的赞美。
他说你化身为菩萨,手持钵盂在江北岸。
想要将禅理传递,唤醒那些沉睡的人。
离别后又能有多少日子,冰雪融化,春天来临。
似乎听说妙湛师又回到了旧观。
你回去的时候不要感到惆怅,生与死都在同一夜晚的黎明。
幸好你囊中有金,能了结这一重的案子。

注释:

  • 飞支:指的是自由飞翔的鸟,象征着自由与超脱。
  • 大洪老:可能是指某位年长的高僧,表达对其的尊敬。
  • 化菩萨:指的是修行得道,能渡人于苦海的菩萨。
  • 持钵:指僧人手持的铝钵,象征乞食与施舍。
  • 瞌睡汉:比喻那些沉迷于世俗、无法觉悟的人。
  • 沤灭冰且泮:意为冰雪融化,春回大地,象征着新的生机。
  • 妙湛师:指的是高僧妙湛,传承佛法的象征。
  • 生死同夜旦:强调生死无常,提倡对生死的淡然态度。
  • 囊中金:象征着物质财富或修行所得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见长,尤其擅长描写道教和佛教题材,作品蕴含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与延上人的分离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及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对生死、禅理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佛教思想的吸纳与探讨。

诗歌鉴赏:

《送延上人归云峰》是一首表达友谊与哲理的诗作,王之道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延上人的离别情景,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飞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情景,象征着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了大洪老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僧的尊重与仰慕。在此之后,诗中提到的“化菩萨”与“持钵”,则揭示了修行者的使命与责任,反映出对人间苦难的关怀。

通过“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的描写,诗人试图唤醒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传达出一种希望与责任感。离别的时刻,诗人感叹“别来能几日”,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同时,诗中提到的“生死同夜旦”,则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淡然态度,揭示了禅理中生死观的深刻内涵。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的思考,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与智慧,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出山时,飞支正撩乱。:去年你从山中出来,空中的飞鸟正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由的心态。
  • 殷勤大洪老,呵笔泻真赞。:年长的高僧大洪热情地为你写下真实的赞美,表达对你的认可。
  • 为言化菩萨,持钵江北岸。:他说你如同菩萨,手持钵盂在江北岸,象征着你的修行与使命。
  • 欲将说禅相,醒彼瞌睡汉。:想要传递你的禅理,唤醒那些沉迷于世俗的人。
  • 别来能几日,沤灭冰且泮。:离别后还能有多少日子,冰雪融化,春天来临。
  • 似闻妙湛师,接踵还旧观。:听说妙湛师也返回了旧观,传递了对修行的渴望。
  • 公归勿惆怅,生死同夜旦。:你回去时不要感到惆怅,生死都在同一夜晚的黎明。
  • 幸有囊中金,了此一重案。:幸而你囊中有金,能够了结这一重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物比作菩萨,通过比喻表达其高尚的品德与使命。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赋予飞鸟以自由的象征,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修行的思考,人生的无常,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人通过禅理的传达,呼唤人们的觉醒,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鸟:象征自由与超脱,代表着人的向往。
  • 钵盂:象征修行者的使命,传递对众生的关心。
  • 冰雪: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迁,暗示新的生机即将来临。
  • :象征着物质财富或智慧的收获,体现了对生活的理解与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之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化菩萨”是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修行得道的人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3. 诗中“生死同夜旦”的意思是?

    • A. 生与死是一体的
    • B. 生与死是不同的
    • C. 生与死有明确的界限
    • D. 生与死没有关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题西林壁》 - 苏轼
  2. 《静夜思》 - 李白
  3.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之道 vs. 苏轼:两位诗人均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王之道通过禅理表达对生死的思考,而苏轼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 王之道 vs. 李白: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个性,而王之道则更倾向于内省与哲理的探讨,展示了不同的诗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草屋 刘孔林宾相饯别 寄严峻云 五月五日对雨有作 卓锡泉 晚寻王隅隐居 颂古十六首 其二 依杨益老韵曾公岩 和章父兄春归韵 梅花十首 其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宏的词语有哪些 休嘉 轻轻款款 孱嫠 想方设法 不幸之幸 枕干之雠 孑立 鹿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林下之风 罪大弥天 引颈受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