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8:06
翠柏握双干,冉冉出屋危。
柏长虽云喜,我老亦可知。
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
门闲断来客,相对不相欺。
这棵翠绿的柏树,枝干交错,缓缓地从屋外伸出,显得有些危险。虽然柏树长得很高,我虽然感到高兴,但也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它的颜色依然不变,面对猛烈的风,它始终坚韧不拔。门前清静,客人稀少,我与这棵树相对而坐,心中不存虚假。
诗中提到的“柏”常常被用作象征长寿和坚韧的植物。在古代文化中,柏树多生于高山之地,常被文人墨客所歌颂,象征着高洁和不屈的精神。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号晦庵,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苏轼之弟。他以诗文见长,风格豪放,作品中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写于晚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思考。诗人在老年时常常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身的衰老,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遗老斋南一柏双干》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翠柏握双干”引入,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柏树,象征着长青不衰的理想和生命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己的老年,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真实认识。尽管“柏长虽云喜”,但“我老亦可知”,这两句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苦寒不改色,烈风终自持”两句,展现了柏树在严寒和狂风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形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自身性格的映射,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最后,“门闲断来客,相对不相欺”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老年生活的清静与孤独,但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真实和不虚伪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生命的热爱。苏辙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对人生的无常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身老年的反思。诗人在面对老去和孤独时,依然保持坚韧的态度,体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翠柏”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的感受是:
“苦寒不改色”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