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4:09
送高士敦赴成都兵钤
作者:苏辙
扬雄老病久思归,
家在成都更向西。
邂逅王孙驰驿骑,
丁宁父老问耕犁。
禅房何处不行乐,
壁像君家有旧题。
德厚不妨三世将,
时平空见万夫齐。
扬雄因年老多病,久以来希望能够回归故乡,他的家在成都,离这里更向西。偶然遇见王孙骑着快马驰骋而来,向乡里的父老询问耕作情况。禅房哪里没有乐趣呢?墙上所画的像是你家以前的题词。品德深厚的人不妨代代相传,正值太平之时,看见万夫齐心。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冷庐,苏轼的弟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辙的晚年,时值战乱逐渐平息之际,士人们纷纷返乡。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士人对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平和生活的向往。开篇以“扬雄老病久思归”点出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接着通过“邂逅王孙驰驿骑”描绘了与友人相遇的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温暖的情感。诗人用“丁宁父老问耕犁”展现了对家乡父老的关心,进一步深化了对故土的思念。
接下来的“禅房何处不行乐,壁像君家有旧题”则表达了对平和生活的向往,禅房象征着安宁的生活状态,而旧题则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两句“德厚不妨三世将,时平空见万夫齐”则传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强调了在社会安定的环境中,人人都应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故乡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扬雄的思乡之情为主线,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对故乡、友情与理想生活的美好描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扬雄”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丁宁父老”中的“丁宁”是什么意思?
“德厚不妨三世将”这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辙与王勃的作品均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辙更侧重于品德与社会责任,而王勃则多表现个人理想与人生哲学。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