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9:04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难道我愿意像抛弃珍珠般离开这里,就像那城下的盟约一样。
船帆可以通往万国,而城墙却阻隔了三座城市。
在虎穴中勇敢的人们占据着此地,鸿沟的界限却仍然模糊不清。
传闻中痛苦的诏令传来,眼泪仍然纵横洒落。
黄遵宪(1848-1905)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因其卓越的才华而被任命为官。他的诗风受到古诗的影响,注重表现情感和社会现实。
《香港感怀十首》创作于清末时期,当时香港正经历着动荡的历史,外有列强侵略,内有民众疾苦,黄遵宪对此深感忧虑与痛心。本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对香港未来的忧虑及对人们命运的关切。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香港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岂欲珠崖弃”引入,表达了对香港这片土地的珍视,暗示着在外部压力和内忧中,诗人并不愿轻言放弃。接着,诗人以“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描绘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港口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强调了其面临的孤立与困境。
“虎穴人雄据”则展现了在艰险环境中人们的勇敢与坚韧,而“鸿沟界末明”则呈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末尾的“传闻哀痛诏”则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泪水纵横更是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与悲痛。
全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传达出诗人对香港未来的担忧与期盼,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全诗表达了对香港的珍视与忧虑,反映了清末动荡社会中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诗中“岂欲珠崖弃”表达了诗人对香港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珍惜
C. 无奈
D. 忧虑
“帆樯通万国”中“帆樯”指的是什么?
A. 船的部分
B. 国家
C. 贸易
D. 人民
诗中提到的“泪纵横”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期待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1. B;2. A;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