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34:01
受命别家乡,思归每断肠。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吾弟当平昔,才名荷宠光。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受命离开家乡,每每思念归来都感到心痛。
季江的船只还在,子敬的琴声却已消逝。
我的弟弟曾经才华横溢,受到众人的宠爱与光辉。
他作诗如同《小雅》,写赋却能掩盖《长杨》的光彩。
即使流浪三千里,悲伤的泪水却流淌百万行。
庭前的紫荆树啊,何时才能再度开放芬芳?
作者介绍: 窦蒙,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写成的,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人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生动地表达了离乡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受命别家乡”,直接点明了离别的原因,而“思归每断肠”则将心中的痛苦推向高潮。诗人以“季江”和“子敬”两者,象征着依然存在的家乡河流和已逝去的琴音,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弟弟的才华与成就,既是对弟弟的赞美,也隐含着一种无奈与惋惜。诗人用“小雅”和“长杨”来对比弟弟的诗才,显示出对弟弟的骄傲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最后两句“流转三千里,悲啼百万行”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思念与悲伤,再用“庭前紫荆树”作为象征,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亲情与故乡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因何原因离开家乡?
A. 受命
B. 追求事业
C. 结婚
D. 旅游
诗中提到的“子敬”代表什么?
A. 家人
B. 朋友
C. 亲人的琴声
D. 自己的琴声
“流转三千里”中的“三千里”指的是什么?
A. 距离
B. 时间
C. 人生
D. 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窦蒙的《题弟述书赋后》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但窦蒙的诗更加强调对离乡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渴望,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差异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