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藏春峡》

时间: 2025-04-27 17:57:14

诗句

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

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

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

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57:14

原文展示:

藏春峡
作者: 李侗 〔宋代〕

咏归堂里静怡神,更步芳亭识趣新。
爱竹心虚初长笋,观梅香散渐含仁。
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
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


白话文翻译:

在归堂中,心情宁静而愉悦,接着再走到芳亭,发现新的趣味。
喜欢竹子,心中空灵,刚长出嫩笋;欣赏梅花,香气渐渐弥漫,愈发显得仁雅。
云彩和甘霖将要经过桐岭,水面上桃花随波荡漾,从剑津流出。
不知这峡谷中的生机是否被隐藏了,你自己要收拾一腔春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静怡:静谧而愉悦。
  • 芳亭:花香四溢的亭子。
  • 爱竹:喜爱竹子,竹子象征清雅和坚韧。
  • :空灵、虚无。
  • 膏雨:滋润的雨水。
  • 剑津:指水流出海的地方,象征着风景的美丽和资源的富饶。
  • 生意:生机、活力。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竹子和梅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品德的植物,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侗,宋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藏春峡》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愉悦。诗作的背景可能是在李侗游历的某个春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寄托了他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藏春峡》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首句“咏归堂里静怡神”,便以宁静的氛围引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安宁。接下来的“更步芳亭识趣新”,则带来了一种新的感受,这种新趣味的发现如同春天的花朵一样,令人欣喜。

诗中对竹与梅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高洁品德的向往。竹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雅,而梅花则是傲雪而开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和情操的执着。接着,诗句“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场景,表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生意峡中藏得否,自家收拾满腔春”,则是一种自省与反思。诗人在问自己是否与自然的生机相契合,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份春意,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期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咏归堂里静怡神:归堂是回到家中的地方,静怡说明环境的宁静使得内心感到舒适。
  2. 更步芳亭识趣新:在这宁静之中,走到芳亭去,发现了新的乐趣。
  3. 爱竹心虚初长笋:喜爱竹子,心中感到空灵,刚刚长出的竹笋象征着新的希望。
  4. 观梅香散渐含仁:欣赏梅花的香气,渐渐散发出一种仁爱的情怀。
  5. 云将膏雨过桐岭:云彩和滋润的雨水将要经过桐岭,象征自然的恩赐。
  6. 水泛桃花出剑津:水面上的桃花随波荡漾,生机勃勃,从剑津流出,展现自然的美丽。
  7. 生意峡中藏得否:不知这峡谷中的生机是否被隐藏。
  8. 自家收拾满腔春:你要自己去收拾这满腔的春意,强调内心的感受与自我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和梅花的描写,借助自然之物来比喻诗人的品格。
  • 对仗:如“云将膏雨过桐岭,水泛桃花出剑津”,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反省,突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和清雅,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高洁和坚强,反映出诗人对人性美的向往。
  • :象征生机与希望,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咏归堂”是指什么?

    • A. 归家的地方
    • B. 一种花
    • C. 一种情感
  2. 诗人对竹子的态度是?

    • A. 厌恶
    • B. 喜爱
    • C. 无所谓
  3. 诗中的“云将膏雨过桐岭”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暴风雨
    • B. 甘霖滋润
    • C. 烈日炎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晓》通过春天的清晨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而《藏春峡》则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两者都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瞬间的感受,后者则是深思熟虑后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侗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柱峰 题墨梅 题端约喜神诗 题东皋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提壶 滕王阁 岁暮有感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日饮亡何 撮白 日字旁的字 泾渭同流 楛耕伤稼 禾字旁的字 包含服的成语 捻着鼻子 色长 独立难支 刀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以文会友 慨爽 机女 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