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48
净名梵行宰官身,
迹似空花意自真。
岂为世间吴伎俩,
正缘物外长精神。
窗横午榻籧篨静,
日上朝盘苜蓿新。
谁与尘寰说消息,
不争好恶莫疑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他以清净的名声和佛教的修行来对待官职,行为如同虚无的花一样,内心却是真实的。并不是为了世俗的手段,而是为了超越世俗,追求内心的精神。窗外的阳光洒在安静的午榻上,阳光照耀着新鲜的苜蓿。谁能与世间的人谈论这些事情呢?不争论善恶,不怀疑他人。
王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关注个人修身与内心的修行,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风格清雅,意境深远。
此诗创作于作者担任官职之际,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冷静观察与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官场生活与内心修行的状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开篇以“净名梵行宰官身”引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修行,展现出一种清净与高尚的气质。接着用“迹似空花意自真”来形容表面现象的虚幻与内心的真实,揭示出世俗生活的表象和内在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岂为世间吴伎俩”,更是对世俗手段的拒绝,表明了诗人不屑于那些低级的追求,而是寻求物外的精神长存。接下来的“窗横午榻籧篨静,日上朝盘苜蓿新”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午后画面,表达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修行是在内心的平静中找到的。
最后两句“谁与尘寰说消息,不争好恶莫疑人”则强调了诗人对世俗争论的不屑,表达了一种高洁的情怀和对人性的宽容。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深邃的哲理,又有清新的自然气息,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本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修行与精神追求,表达人在世俗中应保持超然的态度,不被外界所左右,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吴伎俩”指的是:
A. 世俗的手段
B. 高尚的品德
C. 诗人的职业
D. 自然景色
诗人对待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名利
B. 超然淡泊
C. 争论对错
D. 追求权势
诗中“日上朝盘苜蓿新”表达了:
A. 生命的活力
B. 世俗的繁忙
C. 人生的无常
D.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