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0:27
未用他山错,宁须泗水浮。
冲风时激浪,清韵乱鸣球。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宁愿使用本地的水,而不愿意去借用他山的石头。即便是在猛烈的风中,湖面也会激起波浪,清脆的声音如同琴音一般四散而去。
“泗水”与“他山”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本土自然的珍视与对外来事物的拒绝,这种思想在古代诗词中常见,反映了士人的自我认同与文化自信。
作者介绍:喻良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中,诗人可能在湖边沉思,感受到湖水的清澈与自然的和谐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士人们常常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开头两句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外来事物的拒绝,这种态度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我文化认同的追求。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湖面在风中掀起波浪的情景,生动而形象。
在语言运用上,诗人选择了“冲风”、“激浪”这样的动词,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听到湖水拍打岸边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而“清韵”、“鸣球”则将自然与音乐结合,让人联想到和谐的音律,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整首诗以对比和动静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本土文化的珍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他山”指的是哪种事物?
诗中提到的“泗水”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喻良能的《磬湖》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喻良能更注重本土文化的珍视,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