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一》

时间: 2025-08-05 06:55:18

诗句

霜袍行客再来时,不独青山慰所思。

咽路黄冠定奇士,半能歌我《步虚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6:55:18

原文展示

霜袍行客再来时,不独青山慰所思。
咽路黄冠定奇士,半能歌我步虚词。

白话文翻译

当我再次踏上回来的路,我的霜白外衣仿佛在提醒我,不仅青山能抚慰我的思念。
那些戴着黄冠的士人定是奇才,能够用歌声表达我那虚幻的词句。

注释

  • 霜袍:霜白的外衣,象征寒冷的旅途或心情。
  • 行客:行走的旅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 青山:青翠的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思乡的情怀。
  • 黄冠:古代士人所戴的帽子,象征士人的身份。
  • 咽路:指的是难以启齿的路途,表达一种感伤或无奈。
  • 步虚词:指的是虚幻的词语,表达一种空灵的艺术追求。

典故解析

  • 青山:在中国诗歌中,青山常常象征着自然之美与思乡情绪。
  • 黄冠:古代士人的象征,代表知识与才华,诗人通过黄冠士人来呼应自身的艺术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挚,元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作品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岁旦(元旦)之后,诗人在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依恋,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刻领悟。开头的“霜袍行客再来时”以霜袍象征旅途的艰辛,透露出一种孤独的感受;接着“青山慰所思”则转向自然的安慰,表现出对故乡的向往与依恋。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上则恰到好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诗中提到的“黄冠定奇士”,让人联想到那些才华横溢之人与诗人之间的共鸣,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袍行客再来时:诗人身披霜白外衣,暗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2. 不独青山慰所思:青山不仅是自然的景象,还是思乡的寄托。
  3. 咽路黄冠定奇士:黄冠象征士人,指代那些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歌声与情感共鸣。
  4. 半能歌我步虚词:表达出对艺术的追求,诗人渴望用音乐与诗句来传达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霜袍”比作旅途的艰辛,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句式工整,形成对仗,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对艺术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袍:象征寒冷与孤独。
  • 青山:象征自然美与思乡情。
  • 黄冠:象征知识与才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袍”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艰辛
    • B. 亲人的温暖
    • C. 自然的美好
    • D. 过往的回忆
  2. “黄冠”指代什么样的人?

    • A. 普通人
    • B. 有才华的士人
    • C. 商人
    • D. 农民
  3. 诗中提到的“青山”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思乡
    • C. 快乐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与卢挚: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题材,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卢挚则融入了更多的情感表达。
  • 李白与卢挚:李白的豪放与卢挚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追求的是个性与自由,而卢挚则更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发凤翔后涂中怀田少府 上江州李史君 送韦校书佐灵州幕 送淮阴丁明府 送于中丞入蕃册立 上汴州令狐相公 凤翔西池与贾岛纳凉 上张水部 陪江州李使君重阳宴百花亭 南岭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豕字旁的字 有缘千里来相会 石字旁的字 万物更新 赋秘 鱼字旁的字 草根 耗子尾巴 计穷途拙 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包含喻的词语有哪些 见微知著 颐精养神 虱虫 求死不得 包含麦的成语 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