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0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29
老来愈见心无事,夜永偏知胆更凉。
浅浅地炉犹有火,依依山月尚临墙。
试将寂灭那伽定,暗写雕虫篆刻章。
刚被啼鸡忽惊断,一时归入正思量。
老来之后愈发觉得心中没有事,漫漫长夜才知道心中更加凉薄。
炉子里的火虽浅,但仍然有些温暖,依依的山月仍旧照在墙上。
试着在寂静中修炼那种超脱的境界,暗中写下细致的篆刻章。
刚被啼叫的鸡声惊醒,瞬间又回到了正思考的状态。
作者介绍:释清远是宋代的一位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常表现出深刻的哲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释清远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早起》这首诗展现了释清远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早晨的描绘,表现了他老年生活的安宁与思索。开篇写道“老来愈见心无事”,表达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的内心愈加平静,烦恼似乎渐渐消散。接着提到“夜永偏知胆更凉”,在漫漫长夜中,他体会到了心境的清凉与超脱。这里,长夜不仅是时间的延续,更象征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浅浅地炉犹有火,依依山月尚临墙”,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早晨,尽管炉火微弱,山月依旧映照在墙上,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微温暖与美好。诗人试图在这种宁静中追求一种“寂灭”的境界,显示了他对内心平和的渴望。
最后一联“刚被啼鸡忽惊断,一时归入正思量”,将诗人从冥想中唤醒,回归现实。鸡鸣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让人意识到生活的常态与思考的中断。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在追求宁静的同时,生活的琐事又不断地打扰着他。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释清远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释清远对老年生活的感悟,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喧嚣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测试:
释清远的《早起》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烦恼
B.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夜永偏知胆更凉”意指什么?
A. 夜晚让人感到恐惧
B. 漫长的夜晚使内心愈发清凉
C. 心情在夜晚变得更加复杂
“刚被啼鸡忽惊断”中的“啼鸡”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开始
B. 内心的恐惧
C. 寂静的打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