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守岁明府舅懋节福清署中赋赠》

时间: 2025-05-04 10:39:11

诗句

岁色孤城忽夕钟,赋诗行酒未从容。

桃花红胜河阳县,棠树高于石竺峰。

三异君应频鹗荐,一经予自笑龙钟。

诘朝太史如张网,遥见双凫入九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11

原文展示

守岁明府舅懋节福清署中赋赠
作者: 刘克治 〔明代〕

岁色孤城忽夕钟,
赋诗行酒未从容。
桃花红胜河阳县,
棠树高于石竺峰。
三异君应频鹗荐,
一经予自笑龙钟。
诘朝太史如张网,
遥见双凫入九重。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夕阳西下,孤城的钟声响起,我在此赋诗行酒,却显得有些匆忙。桃花的红色胜过河阳的春色,棠树的高度超越了石竺峰。三位异君的美德应该常常受到鹗鸟的推荐,而我自己却常常因年老而自嘲。清晨,太史官的书卷如同张开的网,远远看到双凫飞入九重天。


注释

  • 岁色:指年的颜色,象征岁末的气氛。
  • 孤城:孤独的城市,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城市,暗示一种孤独感。
  • 赋诗行酒:写诗喝酒,表现出一种文人雅兴。
  • 桃花红胜河阳县:河阳以桃花著称,这句强调桃花的绚丽。
  • 棠树:指棠梨树,象征高大与丰盛。
  • 三异君:可能指的是三位杰出的人物。
  • 鹗荐:鹗是一种鸟,象征高洁,推荐他人。
  • 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自嘲之意。
  • 太史:指太史官,负责记录历史。
  • 双凫:指两只野鸭,象征着自由和飞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治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常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岁末,正值辞旧迎新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开头通过“岁色孤城忽夕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钟声的响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新年的临近。接着,诗人用“桃花红胜河阳县”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棠树高于石竺峰”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棠树的高大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力量。接下来提到的“三异君应频鹗荐”,表达了对那些有德之人的向往与赞美,而“自笑龙钟”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年老的无奈和自嘲,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知。

最后一句“遥见双凫入九重”则象征着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双凫的飞翔代表着一种向上的力量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哲理的深邃,又不乏生活的温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色孤城忽夕钟:描绘夕阳时分,孤城的钟声,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2. 赋诗行酒未从容:表现诗人写诗喝酒时的匆忙,暗示对现实的把握不足。
  3. 桃花红胜河阳县:赞美桃花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4. 棠树高于石竺峰:进一步展现自然的壮丽与生机。
  5. 三异君应频鹗荐:提到德才兼备的人,表达对他们的仰慕。
  6. 一经予自笑龙钟:自嘲年老,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7. 诘朝太史如张网:描绘太史官的工作,象征历史的记录与传承。
  8. 遥见双凫入九重:象征理想与自由,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岁色”比作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赋诗行酒”与“自笑龙钟”形成对称。
  • 拟人:自然景象如“桃花”“棠树”赋予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常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岁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反映出诗人对岁月的感慨。
  • 桃花: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
  • 棠树:象征着高大与丰盛,体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活力。
  • 双凫:象征自由与理想,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与哪个地方的春色相比?
    A) 河阳县
    B) 石竺峰
    C) 孤城
    答案:A) 河阳县

  2. 诗人自嘲的是什么?
    A) 年轻
    B) 龙钟
    C) 自信
    答案:B) 龙钟

  3. 诗中提到的“三异君”象征什么?
    A) 德才兼备的人
    B) 年轻人
    C) 农民
    答案:A) 德才兼备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代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探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治与李白的风格,两者均有对自然的赞美,但刘克治更注重细腻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
  • 李白《将进酒》与刘克治的“赋诗行酒”,表现出对饮酒的不同态度,前者豪放,后者则显得更为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读》

以上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刘克治的《守岁明府舅懋节福清署中赋赠》,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探索与热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述 临江仙 生茨诗 七言诗 杂诗 槐树诗 咏蕙诗 定情诗 和刘梦得岁夜怀友 七老会诗(真年八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拘文法 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骨字旁的字 失道寡助 枯树生华 包含啖的词语有哪些 即穷验问 矢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烟态 尣字旁的字 地埂 无双 休火山 迁兰变鲍 蠲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