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4:46
日落停江棹,人家簇野烟。
潮声喧入夜,树色远浮天。
镫火三更市,帆樯万里船。
遥闻京口路,渔笛起悠然。
夕阳西下,船只停泊在江边,远处的人家在炊烟中聚集。潮水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喧闹,树影在远处的天空中浮动。灯火在市集上闪烁,帆船在万里海上行驶。远远听到京口的道路上,渔夫悠闲地吹起了笛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整体意象与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江河、潮声、渔舟相关,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作者介绍:刘家珍,清代诗人,生活在江南一带,以写景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传达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泊瓜洲》是一首描写江南夜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首联“日落停江棹,人家簇野烟”,以夕阳西下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这里运用“停”和“簇”两个动词,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生活的忙碌,这种对比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接下来的“潮声喧入夜,树色远浮天”则通过声与色的对比,描绘了夜晚潮水的喧闹与树影的飘摇,生动地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与韵律。第三联“镫火三更市,帆樯万里船”将目光转向夜晚的市集与远方的帆船,灯火的闪烁与航行的帆船构成了诗中动静结合的画面,表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与活力。
最后一句“遥闻京口路,渔笛起悠然”,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悠然与对远方的向往。渔笛的悠扬声响与京口的遥远相结合,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感。
整首诗以简单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家珍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潮声”在夜晚的表现是:
A) 宁静
B) 喧闹
C) 悲伤
D) 烦躁
“镫火三更市”中的“镫火”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灯火
C) 萤火虫
D) 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如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泊瓜洲》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赋得古原草送别》则表现了离别的愁绪与生命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