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02
赠退斋同年贡举
—— 吴语溪 〔宋代〕
看花携手鬓俱青,一转头来昨梦惊。
四海同年今有几,相逢此日得无情。
著书君已名千载,废学吾方悔半生。
离合升沉何足计,相期进德是功名。
看着花儿,携手而行,双鬓已是青丝;
一转头,忽然惊醒,似乎梦中还在。
四海之内同年的人,如今又有多少?
今天相见,难道不该有些情义?
你已著书立名千载,而我却后悔半生未能学成。
离别与团聚、升沉与落下,何必去计较?
相互期望、提升德行,这才是真正的功名。
吴语溪,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此诗写于贡举考试之后,诗人与同年好友相聚,感叹人生的无常与变迁,借此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对自身学业的反思。
《赠退斋同年贡举》是一首抒发友谊与人生感慨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与友人一起赏花的情景,展现出青春的朝气。随之而来的是对梦境的惊醒,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诗人感叹在四海之内同年的人已然不多,彰显了时光流逝的无情。
接下来的两句, poet 对于朋友的成就表示钦佩,同时也流露出自我的懊悔,表明作者对于学业的耽搁感到自责。这种自我反思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触动人心。最后两句的哲理则引人深思,强调了人际关系与内在德行的重要性,认为相比功名,进德才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标。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也对人生哲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感到美的享受,更引发对自身人生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传达了在短暂人生中,追求内心的德行比追求外在的功名更为重要的思想。
诗中提到“看花携手鬓俱青”,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著书君已名千载”中“君”指的是谁?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对比吴语溪的《赠退斋同年贡举》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与人生的反思,但吴语溪更注重于内心的修养与追求,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