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废长行(辨其惑于无益之戏而不务恤民也)》

时间: 2025-04-24 16:08:48

诗句

紫牙镂合方如斗,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

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

门前有吏吓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

耳厌人催坐衙早,

才闻此戏身先到。

理人似爱长行心,天下安平多草草。

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

何当化子作笔锋,

常在手中行法令。

莫令终日迷如此,不治生民负天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8:48

原文展示

《废长行(辨其惑于无益之戏而不务恤民也)》
作者: 赵抟 〔唐代〕

紫牙镂合方如斗,
二十四星衔月口。
贵人迷此华筵中,
运木手交如阵斗。
不算劳神运枯木,
且废为官恤惸独。
门前有吏吓孤穷,
欲诉门深抱冤哭。
耳厌人催坐衙早,
才闻此戏身先到。
理人似爱长行心,
天下安平多草草。
何当化局为明镜,
挂在高堂辨邪正。
何当化子作笔锋,
常在手中行法令。
莫令终日迷如此,不治生民负天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官员在奢华宴会上沉迷于游戏的情景,形象地揭示了他们对民众疾苦的漠视。诗中批评了高官们只顾享乐而不关心民生,强调了应该将权力用来为百姓服务,反映了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注释

  • 紫牙:紫色的牙齿,这里比喻精致的器物。
  • 镂合:雕刻并组合的工艺。
  • 华筵:奢华的宴席。
  • 枯木:比喻无用的事物。
  • :官吏,这里指的是不作为的官员。
  • 冤哭:冤屈的哭诉,表达百姓的苦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抟(约公元八世纪),唐代诗人,以讽刺诗著称。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揭露腐败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

唐代后期,社会动荡,加上官僚腐败,民生困苦,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当权者的批评,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废长行》是一首具有强烈社会批判意识的诗作。赵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奢华宴会背后的冷漠与无情。诗中对“贵人”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他们沉迷于享乐的虚幻世界,完全忽视了下层人民的苦难。

诗歌开头便以“紫牙镂合方如斗”描绘了奢华的场景,接着通过“二十四星衔月口”进一步突出宴会的华丽。接下来的几句则展示了官员们的麻木与无知,他们在“运木手交如阵斗”的游戏中,耗费了本应用于为民服务的时间与精力。

“门前有吏吓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的对比,使得官员的冷漠与无能愈加明显。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冤屈百姓的深切同情与愤怒,呼唤官员的觉醒与责任感。

最后两句“何当化局为明镜,挂在高堂辨邪正”则传达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明镜照出社会的真实与正义,警醒那些沉迷于享乐的官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紫牙镂合方如斗:描绘了奢华的器物。
  2. 二十四星衔月口:形象地表现宴席的华丽。
  3. 贵人迷此华筵中:指出贵族沉迷于享乐。
  4. 运木手交如阵斗:比喻他们在游戏中消耗时间。
  5. 不算劳神运枯木:讽刺他们不在乎政务。
  6. 且废为官恤惸独:强调官员应关注孤独者。
  7. 门前有吏吓孤穷:展示社会的冷漠与不公。
  8. 欲诉门深抱冤哭:表达百姓的苦难与无奈。
  9. 耳厌人催坐衙早:反映官员们对工作的厌倦。
  10. 才闻此戏身先到:揭示他们对享乐的追逐。
  11. 理人似爱长行心:讽刺官员对长官心态的喜爱。
  12. 天下安平多草草:表达对社会安定的无奈。
  13. 何当化局为明镜:希望政治透明,反映真相。
  14. 挂在高堂辨邪正:呼唤正义的来临。
  15. 何当化子作笔锋:希望官员能以笔为武器。
  16. 常在手中行法令:强调治理之责。
  17. 莫令终日迷如此:警告官员不要继续沉迷。
  18. 不治生民负天子:指出不治百姓的后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宴席与游戏比作沉迷,表现出官员无能。
  • 对仗:如“贵人迷此华筵中,运木手交如阵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引导读者思考政治责任。

主题思想

全诗以批判奢华宴会为切入点,揭露官员们的冷漠与无能,表达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强调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是关心民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筵:象征奢侈与享乐,代表着官员的贪婪。
  • 明镜:象征正义与清明,反映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 枯木:象征无用之物,暗指官员的无能与失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华筵”象征什么?

    • A. 官员的勤勉
    • B. 官员的奢华与享乐
    • C. 百姓的生活
    • D. 自然的美景
  2. 诗人希望通过“明镜”来达到什么目的?

    • A. 让官员更富有
    • B. 让官员清醒,关注百姓
    • C. 增加宴会的华丽
    • D. 逃避现实
  3. “不治生民负天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天子的怨恨
    • B. 对百姓的关心与责任感
    • C. 对官员的赞美
    • D.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民生与社会现状,但赵抟更加强调官员的责任与警醒,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国家动荡的感慨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陈和仲二首 挽陈和仲二首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天台石桥 题碧岩二首 题碧岩二首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糽 无怠之声 美人计 确然不群 鹊羽 馬字旁的字 撒开鸭子 赤字旁的字 失惊倒怪 并行不悖 包含耸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罪疑从轻 口字旁的字 恼杀 切开头的成语 向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