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败蕉》

时间: 2025-04-26 03:39:06

诗句

画图曾见雪中蕉,何事秋深尔便凋。

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06

原文展示

败蕉
作者: 高龄 〔清代〕

画图曾见雪中蕉,
何事秋深尔便凋。
应与愁人同一处,
隔窗频度可怜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曾经在画中见到的雪中蕉树,如今却在秋深时节凋零,令人感到惋惜。诗人感慨,这凋零的蕉树可能和愁苦的人在同一个地方,隔着窗户常常叹息,令人心生怜惜。

注释

  • :凋零、枯萎。
  • :蕉树,也指香蕉树,象征生机。
  • 何事:为什么、由于什么原因。
  • 秋深:秋天已经很深,指天气转凉,万物凋零的时节。
  • 尔便:你就、便是。
  • 应与:应该和。
  • 愁人:指忧愁的人。
  • 隔窗:隔着窗户,暗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频度:频繁地经过、走动。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蕉树在古代文人笔下常常用来象征生机、希望。诗人在此选用蕉树的凋零作为情感的寄托,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龄,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个人的感慨与忧伤。

诗歌鉴赏

《败蕉》以蕉树的凋零作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画图曾见雪中蕉”引入,营造了一种冬雪中蕉树的对比,暗示生命的坚韧与脆弱。接着,诗人提出疑问:“何事秋深尔便凋”,通过“秋深”与“凋”的对照,传达出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和惋惜。最后两句“应与愁人同一处,隔窗频度可怜宵”,则将个人的愁苦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相连,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共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画图曾见雪中蕉”:曾在画里看到雪中的蕉树,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怀念。
    2. “何事秋深尔便凋”:感叹为何秋天已深,蕉树便凋零,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思索。
    3. “应与愁人同一处”:蕉树的凋零与人的愁苦相互映衬,显示出人心的孤独与惆怅。
    4. “隔窗频度可怜宵”:隔着窗户,频繁地感受到夜晚的可怜,表达了对孤独和愁苦的深入体验。
  • 修辞手法

    • 比喻:蕉树的凋零比喻人的悲伤。
    • 对仗: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蕉树似乎与愁苦的人有着共同的命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脆弱的感伤,人与自然的相互映射,体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机与活力,凋零则暗示衰落和失去。
  • :象征成熟与衰退,季节的变化体现时间的流逝。
  • :象征隔离与距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败”字的意思是: A. 胜利
    B. 凋零
    C. 繁茂
    D. 开花

  2. 诗人提到的“蕉”主要象征: A. 寒冷
    B. 生机
    C. 伤痛
    D. 绝望

  3. 诗中提到“隔窗频度可怜宵”中的“频度”是什么意思? A. 常常
    B. 偶尔
    C. 很少
    D. 从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结合。
  • 《月下独酌》:则通过月亮与酒的意象,表现孤独与自我解脱的主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

以上内容为对《败蕉》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心肝皆锦绣 南歌子·策杖穿荒圃 水龙吟 好事近 浣溪沙 卜算子 南歌子 南歌子 南乡子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槽头买马看母子 幺字旁的字 平步青霄 岧直 阿旨顺情 玉清冰洁 麥字旁的字 见时知几 包含毂的词语有哪些 火精 已结尾的成语 浄宇 鬥字旁的字 回邪入正 披坚执锐 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