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11
湖山小隐二首
作者:林逋 〔宋代〕
道着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衡茅。
庄生已愤鸱鸢赫,杨子休讥蝘蜓嘲。
潏潏药泉来石窦,霏霏茶蔼出松梢。
琴僧近借南薰谱,且并闲工子细抄。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权名的绝交,选择隐居生活的决心。一座高山上的春色湿润了小屋的茅草。庄子的愤怒让人想起那只鸣叫的鹤,扬子的讥讽则让我想起了那只嘲笑的小虫。清澈的泉水从石缝中流出,茶香缓缓从松树的枝头飘散。琴僧借来了南薰的乐谱,和我一起安静地抄写乐曲。
作者介绍:林逋,字季真,号溪山老人,宋代著名诗人,以其隐逸生活和诗作而闻名。他的诗歌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林逋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尘世权名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渗透着对人生态度的深思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林逋的《湖山小隐二首》以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逍遥与对权名的厌倦。首联“道着权名便绝交”,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权势与名声的拒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与超然。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日的山景,湿润的茅草屋与清澈的泉水,构建出一幅和谐美好的隐居图景。此处的自然意象,既是诗人内心宁静的写照,也是对外界喧嚣的反叛。后半部分提到的“琴僧”和“南薰谱”,则生动地展示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雅趣,体现了他与志同道合者的相交。整首诗情景交融,言简意赅,却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展示了林逋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隐逸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权名的厌倦、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志同道合者追求精神生活的志向。
诗词测试:
林逋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庄生”指的是哪个思想家的代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林逋与王维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但林逋更强调对世俗权名的拒绝,而王维则更多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