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16
认否。如豆。春归不久。亚槛青垂,映檐绿透。纤笋小摘轻搓。奈他翠滑何。粉娥贪结累累子。才拈起。触著酸心事。将梅仁妾意。两样试郎怀。定怜谁。
是否认同呢?像豆子一样。春天归来不久,窗外青色的藤蔓垂下,映衬着檐角的绿色透出。细嫩的笋子轻轻摘下,怎奈这翠绿的滑腻。粉嫩的女子贪恋那累累的果子。刚一拿起,便触动了心中的酸楚。将梅子的仁与我内心的情意,两样试探你的心怀。究竟会怜爱谁呢?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3-1700),字宗道,号东篱,晚号梅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河传 青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春天的背景下,青梅和竹笋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象征着生机与青春。然而,诗中流露出的“酸心事”则暗示了对爱情的苦涩与无奈。诗人用“将梅仁妾意”来表达自己深藏的情感,试图通过梅子传达对心上人的思念与关心。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掩藏着情感的深邃与复杂,读来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伤感,表达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青梅”象征什么?
诗中“触著酸心事”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维崧的《河传 青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但李清照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陈维崧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生动的青春气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