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1:44
《衡岳道中》
城中望衡山,浮云作飞盖。
朅来岩谷游,却在浮云外。
在城中遥望衡山,浮云如飞盖一般遮掩着山头。
我曾来此游玩岩谷,然而却在浮云之外。
衡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属于五岳之列,文化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古人常通过登山游览来寄托情感,抒发志向。浮云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变幻无常的事物,表达一种飘逸的情感。
陈与义(约1084-1155),字伯时,号景山,南宋诗人,曾任太常博士,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衡岳道中》是陈与义在游历衡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追求愈发明显,诗中的意境反映了这一文化背景。
《衡岳道中》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衡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感叹。开头的“城中望衡山”,将城市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浮云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浮云如飞盖般覆盖山顶,给人一种神秘而飘渺的感觉,仿佛山的真实面貌被遮掩,诱使读者想要一探究竟。
“朅来岩谷游”,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游历的乐趣。通过“却在浮云外”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更隐含着一种哲思:即使浮云遮挡,依然可以通过探索和游历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真实。
整首诗以简约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山是哪个?
“浮云作飞盖”中的“飞盖”意指什么?
诗人曾游玩的是哪个地方?
对比陈与义的《衡岳道中》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陈与义更突出城市与自然的对比,而王维则深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