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送巡滇者 其一》

时间: 2025-04-29 18:05:26

诗句

握节新为万里行,何人不羡旧书生。

一簪白笔襜帷冷,几驿红毡祖道平。

清净共推周柱下,纠弹交指沭黔宁。

故家门第须乔木,何况先皇许世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05:26

原文展示

拟送巡滇者 其一
作者:徐渭 〔明代〕

握节新为万里行,何人不羡旧书生。
一簪白笔襜帷冷,几驿红毡祖道平。
清净共推周柱下,纠弹交指沭黔宁。
故家门第须乔木,何况先皇许世臣。

白话文翻译

将要出行千里,谁不羡慕那位老书生。
一支白笔在寒冷的帷幕下,几站红毡路平坦。
我们在周柱下清静地推敲,弹指之间安宁。
故乡的门第需要高大的乔木,更何况先皇曾经恩赐给世臣。

注释

  • 握节:握住节杖,象征出行的使命与责任。
  • 旧书生:指学识渊博但未曾出仕的人,蕴含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 襜帷:帷帐,意指在寒冷的环境中书写。
  • 祖道:指祖宗留下的道路,象征传承和稳定。
  • 周柱:可能指代周公的柱子,象征贤德之人。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家族的荣耀和根基。

典故解析

  • 旧书生:可引申为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怀念与尊重,反映明代士人的生活状态。
  • 周柱:周公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其柱子象征着正义与道德的支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文人风骨与个性独特,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之际,诗人以古代士人的身份,表达对游历的渴望与对知识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以“握节新为万里行”开篇,展现出一种出行的豪情与责任感,诗人在描写时用“旧书生”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知识分子的向往与羡慕,呈现出一种离别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描写中,白笔与冷帐的意象,突出了书写时的孤独与清冷,强烈的对比使得内心的情感更加鲜明。通过描绘过往的驿站与祖道,诗人回归了思考与传承的主题,体现出对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最后,提到“故家门第须乔木”,不仅表明家族的根基,也引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情感的交织,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过往的眷恋。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出行的使命感,并提到对老书生的羡慕。
    • 第二联:通过“白笔”和“红毡”显示书写与旅途的对比,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书写的冷清。
    • 第三联:在周柱下的清净与安宁,隐喻着一种清静的生活理想。
    • 第四联:提及家族背景,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握节”比喻出行的责任。
    • 对仗:全诗格律严谨,形成和谐的韵律感,增强诗歌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对传统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思熟虑。

意象分析

  • 握节:象征责任与出行的使命。
  • 白笔:代表知识与书写,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
  • 乔木:象征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握节”指的是什么?

    • A. 拿着节杖出行
    • B. 书写诗词
    • C. 学习知识
  2. “旧书生”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知识渊博的人
    • B. 富有的人
    • C. 游历四方的人
  3.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出行的责任与对知识的追求
    • B. 对金钱的渴望
    • C. 游历的乐趣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杜甫的游历诗,虽同为旅途之感,但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重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心境与时代背景。李白重在瞬间的豪情,杜甫则更关注历史的沉重与责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渭集》
  • 《明代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役有叹二首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其二 送胡季永赴漕试 垂丝海棠二首 明发海智寺遇雨二首 晴後弃雪四首 送萧瑞卿 和余处恭赠方士阎都干 丁未元月 过西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脱皮掉肉 十风五雨 包含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鬷的词语有哪些 快口 幺字旁的字 时难得而易失 包含缔的词语有哪些 如之何 老罴当道 包含仪的成语 十月怀胎 提土旁的字 愁肠九回 戈字旁的字 引鬼上门 铿铮 非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