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9:47
幸自同裘好,谁令异巷居。恭承五个字,不但百车渠。句法端何样,先生肯乞馀。只容弹剑铗,敢道出无车。
幸好我们穿着同样的袍子,谁会让我们居住在不同的巷子里。恭敬地承接这五个字,不只是百辆车的渠道。句法端庄是什么样子,老师愿意求教吗?只容我弹奏剑和铗,敢说没有车马。
本诗未直接涉及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同裘”与“异巷”可以看作是对友情与距离的隐喻,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理想的思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诗人通过对友谊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杨万里的《和韩子云惠诗》是一首典雅而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幸自同裘好”的开头,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热爱。诗人用“异巷居”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在感叹隔阂与不易。接着,“恭承五个字”则显示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这种态度在古代文人中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诗歌艺术本身的探讨,“句法端何样”显示出诗人对诗歌形式的关注,同时也在向老师请教,表现出对学习的渴望。最后一句“只容弹剑铗,敢道出无车”则是诗人情感的宣泄,表达了对理想和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杨万里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通过这种丰富的情感表达,诗人让读者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文化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幸自同裘好”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恭承五个字”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