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9:33
不傍茅檐便竹篱,初开犹未许人知。一枝到手春虽浅,肯负花前金屈卮。
这首诗的意思是:梅花不依附于茅草屋檐,也不倚靠竹篱笆,刚刚开始绽放的时候还不允许人们知道。一枝梅花到手,尽管春天来得还不算早,难道会辜负在花前举杯的美好时光吗?
“金屈卮”指的是古代用金子制成的酒杯,常用来象征高雅的饮酒之礼。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怀和理想。
作者介绍:吴芾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擅长咏梅而闻名。其作品大多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折梅一诗写于春季,正值梅花绽放之际,诗人借梅花传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
《折梅》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与清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开篇以“不傍茅檐便竹篱”引入,突出梅花的独立与不羁,展现了其特立独行的性格。接着“初开犹未许人知”,则暗示着梅花的低调与含蓄,正如诗人对待人生的态度。最后两句“一枝到手春虽浅,肯负花前金屈卮”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感叹春天来得早,但在花前举杯共饮的美好时光中,愿意尽情享受此刻的欢愉。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独立坚韧的品格。
诗词测试:
“不傍茅檐便竹篱”中的“傍”意思是什么?
A. 依靠
B. 放置
C. 抱怨
D. 观察
诗中提到的“金屈卮”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品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忧虑
C. 漠然
D. 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