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踯躅》

时间: 2025-07-29 04:59:37

诗句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4:59:37

诗词名称: 踯躅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枫林翠壁楚江边,踯躅千层不忍看。
开卷例知归路近,剑南樵叟为施丹。

白话文翻译:

在楚江边的枫树林中,翠绿的山壁映衬着,层层叠叠的踯躅花让人不忍直视。翻开书卷,便知道回家的路近了,而剑南的樵夫正在为我送上丹霞。

注释:

  • 枫林:指枫树林,常用来象征秋天。
  • 翠壁:指青绿色的山壁。
  • 踯躅:指一种花,常与悲伤、离别相联系。
  • 开卷:翻开书籍。
  • 剑南:指四川一带,古时称剑南。
  • 樵叟:砍柴的老人,这里指送花的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踯躅》这首诗写于一个秋天的午后,画面描绘得非常细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枫林的翠绿和踯躅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踯躅花的层层叠叠,似乎在象征着人生的种种烦恼与困扰,让人不忍直视。接下来的“开卷例知归路近”,展现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在景与情之间游走,表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通过意象的交织,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枫林翠壁楚江边:描绘楚江边的枫树林,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2. 踯躅千层不忍看:层层叠叠的踯躅花让人感到伤感,似乎在诉说离别的悲伤。
    3. 开卷例知归路近:诗人翻开书本,发现自己离家不远,感受到对家的思念。
    4. 剑南樵叟为施丹:樵夫为其送来丹霞,象征着珍贵的情谊。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枫林翠壁”与“踯躅千层”形成对比。
    • 意象: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形成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共鸣。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枫林:象征着秋天和离别。
  • 踯躅:寓意悲伤与离愁。
  • 翠壁: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 剑南樵叟:象征着人间的温情与人际关系的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踯躅》中的“踯躅”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菊花
      • C. 踯躅花
      • D. 荷花
    2.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
      • A. 唐
      • B. 宋
      • C. 明
      • D. 清
    3. 诗中提到的“剑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浙江
      • B. 四川
      • C. 江苏
      • D. 安徽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比较苏轼的《踯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描绘,但苏轼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雪景四画·寒江独钓 赠吴相士二首 其二 赞赵直阁所藏四美人画·夏 己未秋杪虏 其二 喜新晴 题廉泉 海棠落尽叶间犹见数花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海棠一夜为风吹尽三首 沁园春(寿贾丞相) 题杨妃出浴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锦瑟 怵目惊心 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甘字旁的字 粘合剂 二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急人之忧 八字旁的字 合冻 赛过 皿字底的字 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画若鸿沟 设事 擒贼先擒王 遣兵调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