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29
原文展示:
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挽歌五首 杨亿 〔宋代〕
近署罹官谤,清淮绾郡章。 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 得疾因卑湿,为文足感伤。 才蒙宣室召,奄忽欢云亡。
白话文翻译:
在近处的官署遭受官场的诽谤,清澈的淮水系着郡守的印章。 一生不崇信佛教,晚年仍然担任郎官。 患病是因为低湿的环境,写作充满了感伤。 刚刚被召到宣室,却突然间如同云彩般消逝。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文学才华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杨亿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为故蕲州玉刑部阁老所作的挽歌。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官场险恶的感慨。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的境遇和晚年的不幸,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简要回顾,展现了其一生的坎坷与不幸。首句“近署罹官谤”揭示了逝者在官场中遭受的诽谤,而“清淮绾郡章”则暗示了其在地方任职时的清廉与勤勉。中间两句“平生不佞佛,晚岁尚为郎”突出了逝者对佛教的淡漠态度和晚年仍坚守官职的执着。最后两句“得疾因卑湿,为文足感伤”和“才蒙宣室召,奄忽欢云亡”则表达了对逝者因病早逝的惋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逝者生平的描绘,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逝者在官场中的困境、对佛教的淡漠态度、晚年坚守官职的执着以及因病早逝的惋惜,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近署罹官谤”指的是什么? A. 逝者在官场中遭受的诽谤 B. 逝者在地方任职时的清廉 C. 逝者对佛教的淡漠态度 D. 逝者晚年坚守官职的执着
诗中“清淮绾郡章”暗示了什么? A. 逝者在官场中的困境 B. 逝者在地方任职时的清廉与勤勉 C. 逝者对佛教的淡漠态度 D. 逝者晚年坚守官职的执着
诗中“奄忽欢云亡”表达了什么? A. 逝者在官场中的困境 B. 逝者在地方任职时的清廉与勤勉 C. 逝者对佛教的淡漠态度 D. 对逝者突然去世的惋惜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