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38
龙鹤祷雨
冯时行 〔宋代〕
地灵丘壑邃,危路入紫烟。
藤萝閟尺水,中有龙潜渊。
青曦弄骄晖,绍兴丙辰年。
嗷嗷周余民,生理谅难全。
令尹谢不敏,来上天公笺。
一念如丝芒,已斡造化权。
夜半雷绕山,雨出山之巅。
凌晨眺四郊,草木亦欣然。
民载神之休,次谓令尹贤。
贤则吾岂敢,庶逭失职愆。
甲兵久不洗,风霾涨尘寰。
兹事非神助,谁其荡腥膻。
物极理必反,否泰如循环。
刘龙傥有意,速起飞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富有灵气的地方,山川幽深,通向紫色的烟雾。藤萝缠绕着小河,在那里潜藏着龙的深渊。青色的晨曦照耀着大地,诗人在绍兴丙辰年写下此诗。周围百姓饥寒交迫,生活十分艰难。地方官谢不敏,向上天祈求降雨。一念之间,如同丝线般细腻的思绪,已经触动了自然的变化。夜半时分雷声在山中回响,雨水从山顶倾泻而下。清晨眺望四周,草木也都欣欣向荣。百姓感受到神明的恩惠,纷纷称赞这位贤明的令尹。贤明的官员,我怎么敢自夸,唯恐失去职务而受责备。军械久未清洗,风霾弥漫在尘世之间。这件事情若非神灵的帮助,谁能驱散腥膻之气?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必然会产生反转,否与泰就像循环往复。刘龙傥若有所愿,迅速飞升至九天之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文,号景山,生于宋代,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民生的关怀。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绍兴年间,正值民生困苦,诗人以祷雨为题,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百姓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天灾人祸的无奈。
《龙鹤祷雨》是一首充满灵气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民生苦难,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民的关心。诗的开头通过“地灵丘壑邃”“危路入紫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邃的环境,暗示着此地的灵性和重要性。接下来,诗人转入对民生的关注,表现出对周围百姓困苦生活的同情,通过“嗷嗷周余民,生理谅难全”传达出民众的呼声与痛苦。
诗中“令尹谢不敏,来上天公笺”表明地方官员为了百姓而向上天祈求降雨,体现了其责任感与无奈。后面的描写则转向自然的变化,雷声与雨水的降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回归,草木欣欣向荣,生动描绘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整首诗在结尾部分引入了反思与哲理,表达出事物发展到极致后必然会反转的道理,显现出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与反思。通过对刘龙傥的提及,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盼,凝练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祷雨为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龙鹤祷雨》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冯时行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令尹”是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皇帝
C. 将军
D. 学者
诗中“夜半雷绕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恐惧
C. 紧迫感与期待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