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

时间: 2025-05-06 00:25:48

诗句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

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

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

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

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

明年祢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

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48

原文展示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
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
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
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
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
明年祢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
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风中见到桃花和李花,如今在风的尾巴上纷纷落下。老人对花又能如何呢,根本不必让天公来事事操心。漫天的风力高亢而持久,急雨更是冲刷着花香。雪儿在歌声中跳舞,燕子在泥边随水流而来。妆容洁白的花儿争相开放,触摸到它们还感到羞涩和不干净。芳菲的时节已经断绝了阳台上的梦,只有消愁的我在嚼冰雪。明年你一定会开出更加奇妙的花,难道没有办法留住春天的光辉?我想写一篇短诗寄托给阿素,只待西边邻居的孩子归来。

注释

  • 桃李:桃花和李花,这里用以象征春天的美景。
  • 天公:指上天,常用以代表自然规律或命运。
  • 芳菲:指花的芬芳,象征美好的时光。
  • 阳台梦:指在阳台上对春天的美好幻想。
  • 消烦:消除烦恼。

典故解析

“桃李”常用来比喻朋友和门徒,诗中提及桃李,强调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流逝。“老人与花”的关系也象征着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仲,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秀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借花的凋零与重生,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桃李的盛开与凋谢,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风的温暖、雨水的润泽,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然而,随着芳菲的消逝,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在对未来的展望中,诗人充满希望,期待明年花的更加绚丽。结尾的“只待西邻之子归”,既是对亲友的思念,也暗含人生的期待,让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不乏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向来风前见桃李:以前常在风中看见桃花和李花。
  2. 今日纷纷落风尾:如今花瓣在风中纷纷落下。
  3. 老人於花亦何有:老人对花又能有什么呢?
  4. 不用天公事嗔喜:无需让上天来操心这事。
  5. 漫天高跨风力长:漫天的风力强劲而持久。
  6. 更飞急雨湔余香:急雨更是冲刷着花香。
  7. 雪儿歌底踏舞马:雪儿在歌声中舞动。
  8. 燕子泥边随滥觞:燕子在泥边随水流而来。
  9. 明妆皎皎争前列:洁白的花儿争相开放。
  10. 触手还羞疑不洁:触摸到它们还感到羞涩。
  11. 芳菲已断阳台梦:美好的时光已然消逝。
  12. 只有消烦嚼冰雪:只有我在消愁。
  13. 明年祢应花更奇:明年你一定会开出更奇妙的花。
  14. 岂无方略留春辉:难道没有办法留住春天的光辉?
  15. 欲作短章凭阿素:我想写一篇短诗寄托给阿素。
  16. 只待西邻之子归:只待西边邻居的孩子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凋零比作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花儿赋予感情,表现出它们的争妍斗艳。
  • 对仗:如“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展现了工整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开花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桃李: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2. :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3. 雪儿:象征纯洁与美好。
  4.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文化内涵

桃李象征着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风、雪、燕子等意象则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牡丹
    B. 桃李
    C. 兰花
    D. 菊花

  2.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 A. 不再写诗
    B. 春天会来
    C. 花会更加奇妙
    D. 朋友会归来

  3. 诗中提到的“雪儿”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纯洁与美好
    C. 生命的结束
    D.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冯时行的《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与孟浩然的《春晓》,二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冯诗侧重于对花凋落的感慨,而孟诗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 戏呈闻善二兄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喜念四念八至京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明月篇赠张文潜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 东坡先生真赞三首 观化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夫可守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糸字旁的字 刈蓍亡簪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舍命不舍财 風字旁的字 雪翎 弓字旁的字 烈光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羊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沟满壕平 皂白难分 成渝铁路 心长发短 包含儒的词语有哪些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