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5:48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
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
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
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
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
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
明年祢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
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从前在风中见到桃花和李花,如今在风的尾巴上纷纷落下。老人对花又能如何呢,根本不必让天公来事事操心。漫天的风力高亢而持久,急雨更是冲刷着花香。雪儿在歌声中跳舞,燕子在泥边随水流而来。妆容洁白的花儿争相开放,触摸到它们还感到羞涩和不干净。芳菲的时节已经断绝了阳台上的梦,只有消愁的我在嚼冰雪。明年你一定会开出更加奇妙的花,难道没有办法留住春天的光辉?我想写一篇短诗寄托给阿素,只待西边邻居的孩子归来。
“桃李”常用来比喻朋友和门徒,诗中提及桃李,强调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流逝。“老人与花”的关系也象征着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反思。
冯时行,字子仲,号东山,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秀丽,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借花的凋零与重生,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通过桃李的盛开与凋谢,展现了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风的温暖、雨水的润泽,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然而,随着芳菲的消逝,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在对未来的展望中,诗人充满希望,期待明年花的更加绚丽。结尾的“只待西邻之子归”,既是对亲友的思念,也暗含人生的期待,让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感,又不乏深邃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开花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桃李象征着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而风、雪、燕子等意象则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牡丹
B. 桃李
C. 兰花
D. 菊花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是什么?
A. 不再写诗
B. 春天会来
C. 花会更加奇妙
D. 朋友会归来
诗中提到的“雪儿”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纯洁与美好
C. 生命的结束
D. 人生的烦恼
冯时行的《李花已尽再用前韵末章专属蒙景明资一笑也》与孟浩然的《春晓》,二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冯诗侧重于对花凋落的感慨,而孟诗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