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走》

时间: 2025-05-03 23:33:48

诗句

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

何处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

人间风雨真成梦,夜半江山总是愁。

雁荡双峰片云隔,明朝蹑憍作清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3:48

原文展示

夜走
作者:文天祥 〔宋代〕

鲸波万里送归舟,
倏忽惊心欲白头。
何处赭衣操剑戟,
同时黄帽理兜鍪。
人间风雨真成梦,
夜半江山总是愁。
雁荡双峰片云隔,
明朝蹑憍作清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黑夜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诗的开头提到千里波涛送走归舟,瞬间的惊恐让人感觉白发苍苍。接着提到身穿红衣的将士手握剑戟,黄帽子的人则在整理头盔,暗示着战斗的气氛。接下来,诗人感叹人间的风雨如同一场梦,夜半时分的江山令人忧愁。最后提到雁荡山的双峰被云彩隔开,明天将去嬉游,透露出一丝向往与无奈。

注释

  • 鲸波:形容波涛汹涌。
  • 倏忽:瞬间,表示时间非常短暂。
  • 赭衣:红色的衣服,指士兵的服装。
  • 剑戟:刀剑和戟,象征武器。
  • 黄帽:古时士兵的帽子,表示身份。
  • 兜鍪:古代头盔。
  • 风雨: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 雁荡:指雁荡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在抵抗蒙古入侵中表现出色,屡次出征,最终被俘后宁死不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意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作为抗元的领袖,面对着国家危机,心中充满忧愁与不安。诗中反映出他对战乱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夜走》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个人的孤独感。开头的“鲸波万里送归舟”展现出一种广阔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对比。波涛的壮阔与归舟的渺小相映成趣,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挣扎。接下来的“倏忽惊心欲白头”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瞬间的惊恐使人感到更为苍老,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

整首诗在描写夜晚景色的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动荡和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人间风雨真成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在最后两句中,诗人用雁荡山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内心充满愁苦,但仍希望明天能有一丝清新的游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鲸波万里送归舟:用“鲸波”形容海浪的壮阔,表现归舟在波涛中的渺小。
  2. 倏忽惊心欲白头:瞬间的惊恐使人心中不安,感到岁月的流逝。
  3. 何处赭衣操剑戟:问那些身穿红衣的士兵在何处,暗示对战事的关注。
  4. 同时黄帽理兜鍪:描绘士兵们的准备状态,强调战争的紧迫感。
  5. 人间风雨真成梦:感叹生活中的艰辛如梦幻般的短暂和不真实。
  6. 夜半江山总是愁:在夜深时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更加深重。
  7. 雁荡双峰片云隔:描绘雁荡山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 明朝蹑憍作清游:尽管满心愁苦,诗人仍希望能在明日寻得一丝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涛比作鲸,增强了景象的壮观。
  • 拟人:用“送归舟”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赭衣操剑戟”与“黄帽理兜鍪”,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他作为民族英雄的坚韧与无奈。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鲸波: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赭衣:代表战士的勇敢与牺牲。
  • 黄帽:象征士兵的身份和责任。
  • 风雨: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 雁荡双峰:象征美好的向往和宁静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鲸波”意指:
    A. 人的心情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C. 战争的残酷
    D. 归舟的渺小

  2. “何处赭衣操剑戟”中的“赭衣”指的是:
    A. 红色的衣服
    B. 黄袍的帝王
    C. 书生的长袍
    D. 商人的服装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轻松愉快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国家的忧虑与无奈
    D. 对未来的乐观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夜走》和杜甫的《登高》均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但文天祥更强调战争的残酷和对未来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人间离乱的感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文学史》
  • 《文天祥全集》
  • 《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山道中所见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四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二 端午偕补金小岩半樗山子光云守之观竞渡遂至海幢寺还过洋商肆楼登海珠寺炮台 其一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 春尽舟中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 同前拟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 奉和喜雪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谲怪之谈 入字旁的字 鹏路翱翔 虎字头的字 十代冥王 食辨劳薪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山走石泣 舟字旁的字 任贤受谏 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沃醊 己字旁的字 一个巴掌拍不响 内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