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3
列炮周垣控扼存,
香台今傍将台尊。
护持狮象珠常定,
帖息鲸鲵浪不喷。
拓纛双桓遥隐树,
收帆千舶正当门。
风涛咫尺连南澳,
著论何人继应元。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炮台的壮丽景象,周围布满了炮火,守卫着这片土地。香台如今依旧与将台并立。狮子和象征珍珠的图案稳稳地守护着这里,海浪也不再翻腾。两面旗帜在远处的树木间摇曳,成千上万的船只正在进港。风浪就在眼前,与南澳相连,谁将来继承这份光荣的历史呢?
李兆洛(约1640-1710),字舜华,号应庐,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以其出色的诗词创作和书法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息,描绘了当时的竞渡盛况和海上繁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及对海洋壮丽景观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描绘炮台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海边的防御工事与自然风光的和谐。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列炮”“香台”“狮象珠”等,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开头两句“列炮周垣控扼存,香台今傍将台尊”直接描绘了炮台的功能和地理位置,展现出一种威武的气势。接下来的“护持狮象珠常定,帖息鲸鲵浪不喷”则通过对狮象与海浪的比喻,表现了守卫与安宁的对立,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拓纛双桓遥隐树,收帆千舶正当门”展示了繁忙的港口景象,既有旗帜飘扬的壮丽,也有归港船只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最后两句“风涛咫尺连南澳,著论何人继应元”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后者的期待。
整首诗在形式上工整,节奏感和音韵美都很强,展现了李兆洛深厚的诗词功底和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现了对历史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安宁、繁荣的期盼。
诗中哪一部分描绘了港口的繁忙景象?
a) 列炮周垣
b) 收帆千舶
c) 风涛咫尺
“护持狮象珠常定”中的“狮象”象征什么?
a) 动物
b) 力量和珍贵
c) 平和
诗中提到的“南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个历史人物
b) 一个地名
c) 一个节日
答案:
在同样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中,杜甫的《登高》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而李兆洛的这首诗则更加强调了对国家安全与文化传统的关注。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但焦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