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7:52
寿楼春
易顺鼎 〔清代〕
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弦带润,曾轻挑。旧雨痕,疏帘樱桃。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谁念我,魂都销。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闻剪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远的意境:松树在阴影中轻轻摇曳,山塘的柔水被拨动成声,仿佛风涛在起伏。斜阳照耀的某个角落,瘦弱的吟唱在高处雕刻着情感。弦音滋润,曾轻轻挑拨。旧时的雨痕,疏落的帘子映出樱桃的红色。诉说着秋天的士人年华,春天的人的福气,手指间流转着《离骚》的情怀。天女已去,如空中的花瓣随风飘荡。音声如潮水般涌来,万般感受在心中翻涌。不要去询问啼叫的杜鹃和华丽的锦瑟,或者彩凤与箫声。谁来怜惜我,让我的灵魂消散?回忆起虎山,前世的红桥。正当爪子落下的瞬间,僧房却显得寂寥。此时只有剪刀的声响在耳边回荡。
作者介绍:易顺鼎,生于清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自然与人生思考的过程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寿楼春》以松阴、山塘、斜阳等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与感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开篇的“听松阴萧萧”便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意象层层叠加,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水波的轻柔、阳光的温暖以及秋天的忧伤。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音声海里,万感如潮”,将情感与自然音响结合,形成强烈的共鸣。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惘,情感真挚而动人。在最后,提到“闻剪刀”的细节,隐喻着生活中的琐碎与孤寂,使得整首诗在柔美中透出一丝悲凉,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表达了对美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听松阴萧萧”中“松阴”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昔日雨痕”中“雨痕”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天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