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7:00
寿楼春 自题招魂篇后
作者: 赵庆熹 〔清代〕
招香魂归来,趁良宵月冷,吹落瑶台。
几度情河恨海,水流花开。
清雾湿凌波鞋,认碧桃春风天台。
奈鹤断笙遥,鸾空箫破,鹊灭镜长埋。
柔肠结谁安排。又灯昏梦路,酒泻愁怀。
多分彩云踪逝,步虚音乖。
怜薄命空多才。误少年飘零天涯。
记烛影屏声,连枝碎敲双玉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冷良宵之际,渴望招回香魂的情景。几次经历过的情感和痛苦如同河流与海洋一般,伴随着水流与花开的景象。诗人穿着湿润的鞋子,踏入清雾中,认得那碧桃盛开的春天。面对鹤声断绝,箫声空寂,喜鹊的镜子早已埋藏。内心的柔情到底是谁安排的呢?在昏暗的灯光下,梦路上满是愁苦,酒洒在心怀的忧愁中。多彩的云影匆匆而逝,似乎与虚幻的音韵相悖。诗人怜惜薄命,才情空有,却误了年轻的飘零。记得烛影摇曳,屏声细语,连枝轻敲双玉钗。
作者介绍:赵庆熹,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多以情感细腻著称,常表达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个人经历的反思之际,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逝去爱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寿楼春 自题招魂篇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情和时光的深切怀念。诗中采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如“良宵月冷”、“水流花开”,这些意象不仅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氛围,同时也蕴含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渴望。诗人用“招香魂归来”来开启怀念的篇章,仿佛在呼唤那些已逝去的情感与灵魂,带出一种无奈与悲伤。
此外,诗中反复提及的“柔肠结谁安排”以及“酒泻愁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痛苦,情感的复杂性通过对比与反复得到了更深的体现。全诗在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流露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使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自身经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围绕失去的爱情与时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招香魂归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失落
c) 愤怒
“水流花开”中的花象征什么?
a) 再生
b) 消逝
c) 争斗
诗句“柔肠结谁安排”中的“安排”指的是什么?
a) 命运
b) 爱情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