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苦辛吟》

时间: 2025-05-02 01:49:58

诗句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9:58

苦辛吟

原文展示: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白话文翻译:

在田垄上,扶着犁的孩子,辛苦地播种,却因饥饿而无以为继;
窗下的织女,挥动着纺轮,却连衣服都没有穿。
我希望燕赵的美丽女子,能变得像嫫母一样;
她们的笑容虽然不值钱,却能让家国富饶。

注释:

  • :田间的土垄。
  • 扶犁儿:指在田里耕作的儿童。
  • 腹长饥:意为肚子常常饥饿。
  • 抛梭:指的是织女在织布时抛拨梭子的动作。
  • 嫫母:传说中的善良老妇,象征着朴素的美。
  • 家国肥:意指国家和家庭的富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濆,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之际,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困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生活中的劳作场景,展现了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苦辛吟》通过对耕作儿童和织女的描写,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所承受的苦难。诗中“扶犁儿”与“抛梭女”的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他们的艰辛劳作与贫困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深刻同情与关怀。而“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再定义,认为真正的美应在于朴实与善良,而非外在的华丽。最后一句“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更是点出,真正的富饶来自于人们的真诚与努力,而非表面的浮华。整首诗情感真挚,文字简洁,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描绘了在田间辛勤耕作的孩子,表明他们的辛劳以及因饥饿而倍感艰辛。
  2.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表现了一位在窗下织布的女性,她的劳作不仅没有带来温饱,反而连衣服都难以自给。
  3.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诗人希望美丽的女子能像嫫母一样,展现出朴素的美德。
  4.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强调了真诚与善良的价值,认为这些内在品质能够滋养家庭和国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扶犁儿”与“抛梭女”,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社会阶层的不同。
  • 比喻:将美丽的女子比作嫫母,强调内在的美德。
  • 排比:通过多重描写,强调劳动者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重新理解,强调内在美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扶犁儿:象征着劳作与辛苦。
  • 抛梭女:代表着女性的坚韧与勤劳。
  • 嫫母:象征着朴实、善良与温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劳动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关注与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扶犁儿”是在做什么?

    • A) 玩耍
    • B) 耕作
    • C) 织布
    • D) 读书
  2. 嫫母的形象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丽的外表
    • B) 朴素的美德
    • C) 豪华的生活
    • D) 聪明的智慧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美丽的追求
    • B) 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 C) 对国家的富强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耕作
  2. B) 朴素的美德
  3. B) 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 白居易的《卖炭翁》:关注劳动者的生活困境。

诗词对比:

  • 于濆的《苦辛吟》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反映了底层人民的艰辛,但前者更加强调内在美与社会的富饶,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生活困境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清暑殿效柏梁体 咏笔诗 古意诗二首 其二 古意诗二首 其一 十喻诗五首 其五 梦诗 十喻诗五首 其四 乾闼婆诗 十喻诗五首 其三 灵空诗 十喻诗五首 其二 如炎诗 十喻诗五首 其一 幻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斗鸡走狗 秦鬟妆镜 打头风 幾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出言不逊 知书识字 业字旁的字 班朔 雨泽下注 臼字旁的字 霸说 豕字旁的字 包含军的成语 吧唧 人不自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