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4:49
原文展示:
古意诗二首 其一 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嗷嘈绕树上,翩翩集寒枝。既悲征役久,偏伤垄上儿。寄言闺中妾,此心讵能知。不见松萝上,叶落根不移。
白话文翻译:
一群飞鸟离离地起飞,惊散后各自飞向不同的方向。它们在树上嗷嘈地叫着,轻盈地落在寒冷的树枝上。鸟儿们因为长时间的征役而感到悲伤,特别伤感那些在田垄上的孩子们。我想对家中的妾室说,我的心意她怎能理解呢?你看那松萝上的叶子,即使落下,根部却依然稳固不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武帝,文学家,政治家。他在位期间,提倡文学,自身也多有诗文创作,风格多变,涉及政治、军事、哲学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萧衍感慨人生变迁,思念家乡和亲人时所作。诗中通过飞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飞鸟的形象,描绘了它们惊散、聚集的情景,以此来象征人生的离散和聚合。诗中的“既悲征役久,偏伤垄上儿”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孩子们的同情。最后两句“不见松萝上,叶落根不移”则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达,暗示了即使外在环境变化,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却始终如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即使外在环境变化,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却始终如一的哲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离离”形容的是什么? A. 飞鸟起飞的样子 B. 树枝的形状 C. 鸟叫声 D. 田垄的形状
“既悲征役久”中的“征役”指的是什么? A. 鸟类的迁徙 B. 人类的战争 C. 田间的劳作 D. 家庭的纷争
诗中的“松萝”象征什么? A. 外在环境的变化 B. 内心的情感和信念 C. 飞鸟的栖息地 D. 田间的孩子们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