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5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51:25
原文展示:
独依青桐听鼓声,参旗应落上三更。凉风卷雨忽中断,明月背云还倒行。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是非人世何须较,方外吾师阮步兵。
白话文翻译:
独自依靠在青桐树下聆听鼓声,参旗星应该落在了三更时分。凉风卷起雨水突然中断,明月在云后倒行。幸好有清吟可以消解心中的纷乱,难道没有美酒来打破忧愁的城墙吗?人世间的对错何必计较,我心中的导师是方外的阮步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表达了作者在深夜独处的孤寂与超脱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独处时,感受到夜深人静的氛围,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独处的孤寂与对世俗的超脱。首联以“独依青桐听鼓声”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颔联“凉风卷雨忽中断,明月背云还倒行”运用了对仗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颈联“赖有清吟消意马,岂无美酒破愁城”则通过“清吟”和“美酒”来消解内心的纷乱和忧愁,体现了作者的自我慰藉。尾联“是非人世何须较,方外吾师阮步兵”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深夜独处的孤寂与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独依青桐听鼓声”描绘了什么场景? A. 热闹的集市 B. 深夜独处的静谧 C. 繁忙的街道 D. 清晨的公园
“明月背云还倒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A. 对世俗的执着 B. 对世俗的超脱 C. 对世俗的迷茫 D. 对世俗的恐惧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